在《壹週刊》寫了一篇在天水圍「客家好廚」點菜的故事,至今還沒有時間去試。
前些日子,黎智英說:「你去的時候打個電話給我,我也參加。」
約好了倪匡兄夫婦,及他們一對,和我一行五個人,分兩輛車。到達天水圍,事前當然是要餐廳準備好的。
坐下,桌面上的菜單寫著:一、醉蝦三拼。二、原煲黃豆涼瓜鹹菜西施骨。三、糟汁鹹菜炒肚尖。四、東江鹽焗雞。五、釀豆腐涼瓜。六、梅菜扣肉。七、老酒煮豬雜。八、冬瓜封。九、瓦

煲絲苗。十、清蒸蘿蔔丸。
甜品有一、酒糟番薯糖水。二、家鄉鹹甜茶果。三、鮮果拼盤。
店主笑盈盈地:「知道你們今晚人不多,把本來分為三碟的炸腰肝卷,炸大腸和荔茸卷拼成一盤。
菜上,大腸夠脆,腰肝卷好吃,荔茸卷也香,已經有一個深刻的印象,是個好的開始。我最怕把老友們老遠請去吃一頓,吃得不好,他們雖不大罵,但大家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了。
接下去的清蒸蘿蔔丸精采得不得了。材料簡單,把

剁了和蘿蔔絲一起捏出圓球蒸出來,但味道清淡之中見功力。
「唔。」黎智英說:「沒有造作的味道。」
這已是很難得了。當今的酒樓,九成九是造作。
黃豆涼瓜鹹菜煲西施骨的湯很濃,涼瓜苦味十足。倪匡兄說:「我最愛吃涼瓜了,不苦不行。」
再來的菜,像釀豆腐煲也有涼瓜,讓他吃一個過癮。
鹽焗雞不像廣東人那麼真正用粗鹽去焗,只用滾湯浸出來的,肉很鮮美。鹹菜炒的肚尖有厚有薄,後者可口,前者就嫌太硬,這時我們已經吃得很飽。
見下一道的梅菜扣肉上,再飽,也來一碗白飯撈汁吃。老酒煮的豬雜很刺激胃口,也能吃得下。瓦

煲飯上桌,加豬油醬油,已經不能動彈,也要一碗。
這頓飯吃得滿意之至。又有客家紅糯米奉送,最後的茶果更是地道口味,埋單,一千八百大洋,你如果有興趣可訂一桌請客,分量十二個人吃也吃不完。
水準很高,下次可請蘇美璐,及正在組織我旅行團的團友,乘三架巴士,浩浩蕩蕩去大擦三百回合。
地址:天水圍天慈村

「客家好廚」名副其實,食物水準十分出色。

酥炸三拼既香且脆,一吃便停不了筷。$9x

清蒸蘿蔔丸,令人從清淡的味道中吃出廚師超卓的功力來。$4x

涼瓜鹹菜煲西施骨,湯夠濃瓜夠苦,乃一絕。$6x
壹周刊第9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