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簡單掌心食肉法,免餐餐大魚大肉

新的一年要實踐健康飲食,不妨由少肉多菜開始,但食肉怎樣才算少?營養師建議學習簡單的「掌心食肉法」,可避免餐餐大魚大肉,隨時攝取過量蛋白質、脂肪也不自知。原來每餐食肉約一個掌心大的份量已足夠,白肉如魚或雞肉,亦較豬肉、牛肉等紅肉健康,跟從相關的食肉策略有助逐步改善不良飲食習慣。註冊營養師陳秋惠指出,可透過食肉攝取身體所需的蛋白質,幫助肌肉生長、修補及維持免疫功能,但除肉類外,雞蛋、豆製品如豆腐、豆類及果仁都可提供豐富蛋白質,並非一定要靠多吃肉才能維持營養充足。

究竟一般人每餐食多少肉才足夠?陳稱,成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視乎個人體重,每公斤體重要攝取0.8至1克蛋白質,舉例1名60公斤體重男士,每日應從飲食攝取介乎48至60克蛋白質。整體來說,成人建議要從午餐或晚餐攝取約20克至25克蛋白質,份量相等於1件豬扒(約3安士或100克),或1件牛扒(約3安士或100克),或1份約6至7塊的三文魚刺身已足夠,故一般出外用膳如「鋸扒」或食一客焗豬扒飯,若進食兩塊扒類,或吃一塊大牛扒,隨時已食肉超標。

陳秋惠教路可使用「掌心食肉法」去計算每次的食肉量,即每餐食肉份量不多於一個掌心,肉類厚度大概為尾指般粗便已足夠,計法十分方便及簡單。除了控制食肉量外,陳指,進食肉類時,宜選擇瘦肉,並於去皮、去肥膏後才進食。世界衞生組織去年將加工肉類列作一級致癌物,建議市民少食香腸、火腿及臘腸等肉類製品,也應減少食豬肝、雞腎等動物內臟,提防膽固醇過高。

另可考慮其他同樣含蛋白質的食物組合,例如1隻雞蛋加2隻雞翼、1隻雞蛋加半磚硬豆腐,或三分之一杯黃豆加半磚硬豆腐,都能夠攝取每餐需要的蛋白質。先食蔬菜後食肉可增加飽肚感,減少之後的食肉份量。陳建議每餐食1.5個拳頭大份量的煮熟蔬菜,或3個拳頭大的未煮熟蔬菜如沙律菜。另外,煮食時不妨為家人預先計算每餐的食肉份量,謹守「食幾多煮幾多」原則,「唔好因貪平而買好多、煮好多,導致最後夾硬食好多肉」。

【健康食肉小貼士】
1.揀選瘦肉
2.食肉時去肥膏、去皮
3.每餐肉類份量不多於一個掌心
4.少吃香腸、火腿等加工肉
5.買餸前計算食肉量以免煮太多
6.少食紅肉多吃魚類等白肉
7.以蒸、燜及焗取代煎、炸烹調肉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