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忙於盯住電腦屏幕,下班又忙著玩智能電話,眼乾、眼睛疲勞、眼矇的問題經常發生……請小心,這些徵狀與眼睛變焦能力下降有關,如不注意,老花會提早降臨。
理大護眼眼科視光師吳永安表示,近距離視力要清楚,必須具備3 個元素,否則看東西時會感到不舒服、容易疲勞。首先,眼睛有多少的潛在調節能力(Amplitude)?第二,由靜止到變焦(Facility)需時多久?第三,調節反應(Response)夠穩定嗎?此3 個元素都會影響視力,隨著年齡增長,第1 和第2 個元素都受影響,但第3 個元素則與年齡無關。
他續說,視光師會為懷疑有老花的人士進行調節力測試(Push Up Test),透過一個名為RAF Rule 工具瞭解其眼睛的潛在調節能力。另外,有些人在看遠景事物時很清楚,但看近的事物時,需要多一點時間,例如以往只需要少於半秒時間就看得清楚,現在感覺上望完遠再望近會慢一點才看得清楚;有些看完近再看遠,又要多些時間才能夠看到遠方的事物。上述提及的現象,都是關乎到效率(Efficiency)問題,可以利用Flipper Lens 工具來評估睫狀肌肉放鬆和收緊的情況,從而瞭解引致此情況的背後原因。
事實上,眼球調節能力是由睫狀肌來控制。睫狀肌於放鬆時,晶體較為扁身,當需要調節時,睫狀肌收緊,晶體因而變厚對焦。「老花的發生,是睫狀肌肉變差之故,其次是彈性減弱,以及晶體密度結構變硬,這些都是老花時晶體會出現的變形情況。」
老花有不少徵狀,除了看近事物不清楚,還有機會間歇性看遠東西不清楚。「如果肌肉拉得過緊,可能難以再放鬆,晶體變厚卻無法變回扁薄,所以抬頭一望會覺得不清楚,此情況稱為調節痙攣(Accommodative Spasm),原因是睫狀肌調節力量下降或睫狀肌過度使用等。」調節痙攣通常是慢性的,例如從前看書10 分鐘,沒有問題出現,半年後同樣看書10 分鐘,卻需要眨眼才可以繼續看得清楚;再過多數個月後,一樣看書10 分鐘,可能需要對焦兩、三秒的時間先能夠閱讀下去。
另一個老花的明顯徵狀是眼睛疲勞。「眼睛疲勞與幾組肌肉有關,首先是內裡的睫狀肌肉疲勞,所以患者會有眼、眼朦、眼睛不適。第二是眼睛外圍肌肉,當看得不清楚時,眼睛會矇起,帶動外圍的肌肉如眼皮、太陽穴等肌肉、前額等,以致患者可能出現頭痛等不適。」另外,老花人士經常會把燈光亮度調高,以為會看得清楚,其實燈光愈強,眼睛愈容易疲勞。
由此可見,老花的發生與調節能力、變焦扯上關係。基本上,老花通常是調節能力出現問題,繼而會影響變焦能力,但如果變焦先發生問題,調節能力卻未必受影響。2002 年美國的研究發現,18 歲至31 歲人士,長時間經常看近距離事物,變焦能力相對減弱,眼睛症狀如眼乾、眼睛疲勞和頭痛等都會增多。此外,看近距離事物的時間延長,眼朦的情況相對增加,眼愈朦,相對調節及變焦能力亦下降。「研究指出,每一天花至少一、兩小時看近距離事物,變焦能力相對減弱,換言之,看近距離事物的時間愈長,變焦能力下降的速度加快。」
變焦能力減弱是調節痙攣的先兆,情況持續,睫狀肌無法放鬆,甚至進一步形成假近視(Pseudomyopia),比較常發生在三十、四十歲的群組。「在此要說的,是不論早期老花、調節痙攣,還是假近視,處理方法一樣,都是好好控制看東西的時間、距離。問題未有改善,可採用輔助工具,包括佩戴數碼產品即新的功能性鏡片、漸進鏡。」
謹記3 個20
假設一位30 歲人士,現在近距離凝視智能電話、平板電腦電子產品時,感到雙眼疲倦、眼矇,原因是凝視時間過長。若然置之不理,40 歲後,同樣有相同徵狀,但背後的形成因素不同了,可以說眼睛入面的問題更嚴重。吳永安說:「最初只不過變焦能力減弱,但隨年齡增長,晶體老化,睫狀肌彈性減少,加上長久以來閱讀習慣不變(看東西的時間、距離沒有減少),最終令到調節能力下降,老花正式發生。」
他表示,無論老中青幼,使用電子產品,謹記3 個20,電腦屏幕距離20 吋(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則應保持手肘距離),使用20 分鐘後休息20 秒,避免老花提早出現。
全面眼科視光檢查
如有任何視力問題,應先諮詢視光師的意見,有需要時更可接受「全面眼科視光檢查」,項目包括:詳細問症、視力測試、屈光度數檢查、雙眼協調能力、色覺普查、眼內壓量度、眼睛內外健康檢查、拍攝眼底影像、診斷及建議,及早發現,及早處理,避免問題惡化。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