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和紫外光已知有傷害眼睛風險,屬「可見光」的藍光近年也被指會增加患黃斑點病變機率,坊間有不少濾藍光產品,但專家指藍光對眼睛的影響仍只有動物研究,哪段波長的藍光應被過濾、遮光率需多少、鏡片應否染色等,仍無足夠數據確定,亂用濾藍光產品一樣有風險,如影響視力色差甚至擾亂荷爾蒙。
記者:陳凱迎
「可見光」是指一般人視網膜上細胞能感受到的光波長度,由近乎紫光到紅光,波長介乎400至700納米。藍光是可見光的其中一段,波長由約400至470納米,接近紫外光。
未有人體研究數據
眼科專科醫生龐朝輝表示,紫外光對眼睛的影響已談論多時,由於藍光與紫外光較近,近年也開始有人關注藍光對眼睛的傷害。
但龐強調,至今有關藍光傷害的研究,仍只是在動物階段,未有人體研究數據,甚至連藍光如何導致黃斑點病變的原理,亦未有確實說法,「(研究)仲要係多數喺實驗室入面做,人(嘅實驗)就未有做過」,坊間的濾藍光產品、尤其是一般隨書附送的濾藍光眼鏡是否有效,存在不少疑問,「擋到幾多?擋到邊部份(波長)?係咪要成日戴住?」龐指,這些都沒有具體數據支持,「始終眼鏡唔係醫療用品,冇特別質素規管」,胡亂佩戴,隨時會影響視力色差,適得其反。
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副教授紀家樹亦認為,有關藍光的研究資料現時仍未足夠,即使是動物實驗亦要用上極強的藍光,並長時間照射,才會傷害視網膜細胞。相反,有指濾藍光後,視野會變得較暗,體內黑色素水平會因此被擾亂,故長期使用濾藍光產品對身體的影響是好是壞,仍屬未知之數。
電腦和手機都是藍光的主要來源,紀家樹建議,如擔心藍光的影響,而工作性質又需長時間使用電腦,可考慮在專業人士建議下,使用具相關過濾功能的眼鏡鏡片。龐朝輝則指出,使用電子產品時注意環境光線和屏幕字體大小等同樣重要,建議使用電子產品每20分鐘,便應讓眼睛休息2至3分鐘,一般閱讀距離至少30釐米,使用電腦或看電視時,與眼睛的距離要更遠。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40918/1887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