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街頭,或在臉書上,皆看見不少有關天灸的資訊,可見天灸治療越見普及,療效亦得到市民的認同。不論冬天的三九天灸,還是夏天的三伏天灸,都是根據傳統農曆的二十四氣節,在最寒(冬至)、最熱(夏至)的日子,順應天時,利用辛溫、通經、平喘類藥物,直接敷貼在體表穴位上,以達溫通陽氣,驅散內寒,使身體臟腑得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減少及預防疾病發作。臨床上,每輪天灸一般都會有三次,近來亦有病人接受第四次的加強灸,以鞏固療效。
天灸主要治療範圍包括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鼻敏感)、胃痛、腹瀉、痛經等,並以寒性體質較為適宜。一般選用穴位如肺俞、脾俞、腎俞、足三里、上巨虛等。醫師會根據病人體質、病情、症狀,年齡等因素,決定敷貼時間,一般建議一至三小時,如病人覺得藥物太刺激不能忍受,亦可按情況減少敷貼時間。由於天灸穴位敷貼是使局部皮膚泛紅,甚至起泡的治療方法,所以在敷貼期間,病人或會有瘙癢或針刺感,另外於除藥後一段短時間內,局部皮膚亦可能有持續泛紅、灼熱及瘙癢,患者切勿因而抓癢,可改用輕力拍打或冰敷減輕症狀。
天灸雖然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礙於藥物多為辛溫刺激之品,故孕婦、年老體弱、皮膚過敏或有破損者,一般不建議接受天灸治療。在接受天灸治療前,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意見,並根據個別病人體質來進行治療,以達最佳治療效果。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