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貴人善忘,但有時善忘可以對生活及人際關係造成嚴重的困擾。隨著年齡增長,所有人的腦部功能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退化,「80歲以上老人,接近20%會患上因腦細胞加速死亡及與遺傳基因有關的『老人癡呆症』(醫學名稱為『阿耳滋海默氏症』)」,腦神經科專科鍾鎮邦醫生指出,「老人癡呆症的患者多為長者,而且他們除了健忘,亦欠缺一定程度的判斷力及自理能力,故神情多數顯得呆滯,正好描述此病的特點與病徵。至於最近民間提出的『腦退化症』,在醫學界的定義十分廣泛,只要是腦功能不正常地退化,包括常見的老人癡呆症及柏金遜症等已屬此病,故『腦退化症』不能完全代表『老人癡呆症』。」
腦功能衰退 常見老人病
家中日常用品買完又買?忘記儲蓄戶口有多少積蓄?「腦功能衰退首當其衝的就是負責患者記憶的海馬體,由於大腦細胞積聚不正常的蛋白,令腦細胞加速死亡,逐漸蔓延至整個大腦造成患者腦部多方面的功能衰退。經腦部解剖的老人癡呆症死者,可以具體看到腦部退化的情況,他們的大腦體積比一般人細小。」鍾醫生解釋,「老人癡呆症的徵狀有早期、中期及晚期之分。早期症狀較為輕微,包括短期記憶變差、時間觀念變弱、生活或工作技巧減退、甚至伴有初期的判斷能力障礙,患者可經常忘記昨晚發生的事、找不到鎖匙、在熟悉的地方迷路等。而中期症狀會出現判斷出錯及認知能力下降,例如住所附近有火警,正常人的判斷是報警或離開現場,但老人癡呆症患者則會呆立當場,不懂應變。晚期患者的自理能力會嚴重受影響,如忘記如何洗澡、洗頭、社交能力變差、不多說話,患者的長期及短期記憶能力都會變差,如自己曾就讀學校名稱,子女甚至伴侶的名字都記不起,最後連自己是誰也會忘記。」
忘記近期記憶 抑鬱是先兆
「老人癡呆症幾乎會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只是發病的年齡有別,60歲或以上長者約有1%患上;70歲或以上有8至10%患上;80歲或以上則有20至25%患上,即每4至5人便有1人患此病,據患者統計顯示女性患者較多。」鍾醫生稱,「嚴重患者有喜歡熟悉的人和事物的傾向,抗拒接觸新事物及新環境,接觸新事物時會感到很大壓力,因此有20至40%老人癡呆症患者同時患不同程度的抑鬱症,而抑鬱同時亦可以是老人癡呆症的早期徵狀。此病由輕微程度惡化至嚴重程度的時間因人而異,由4至14年不等。老人癡呆症患者初期及後期的惡化情況會較慢,中期病情可於3至4年間急轉直下。愈年輕發病,如40至50歲,惡化速度愈快;70至80歲發病的長者,惡化程度則會較慢。」
預防有法 三方面治療方案
「腦細胞死亡引致的記憶喪失既不能逆轉亦不能康復,故此一旦患上老人癡呆症最重要是積極治療、延緩惡化。此病有先天及後天成因,如發病者較年輕,其基因主導因素會較強,患者的父母多數亦患有此病。」鍾醫生直指,「後天成因跟患腦血管疾病有很大關係,如曾經中風、患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睡眠窒息症、吸煙、少運動等,都可誘發致病。所以中年開始控制膽固醇及高血壓、戒煙,預防以上疾病,保持開朗心情,均可減低患老人癡呆症的風險。」鍾醫生亦介紹了治療老人癡呆症的三個層面:
了解疾病:一旦確診,患者及家人應多了解症狀,為日後生活作出計劃與安排。
藥物控制:醫生會先處方控制患者行為的藥物,如幫助記憶及認知能力;對於中後期患者引起的行為問題,如到處走、失禁、猜疑、抑鬱等,或會處方精神科藥物。
環境及職業治療:適合的環境可讓患者感覺舒服,例如讓患者繼續在舊居生活、讓他/她重溫舊相片等。亦可採取職業治療,如到社區中心讀報看書或搓麻將等,可讓他們嘗試學習易於掌握的新東西,如繪畫,以訓練記性及增加成功感。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