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1.多為急性發病,可治癒也可於數週後進入慢性期。
2.雙眼發病。
3.急性期:畏光、流淚、異物感,有粘液性或粘液膿性分泌物。眼瞼紅腫,結膜頭增生及濾泡形成,可伴有點狀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結腫大。
4.慢性期症狀輕,可有癢、異物感、乾澀感,結膜輕充血、肥厚,血管走行模糊,濾泡大小不等、不整齊、不透明,病變以上瞼結膜及上穹隆結膜為重。
5.反覆感染後,結膜形成瘢痕,瞼板下溝和瞼板上緣有白色條紋或網狀白線,最後大片白色瘢痕。
6.角膜血管翳從上緣開始,逐至四周,佔據全角膜,影響視力。
7.活動期結膜刮片可找到包涵體。
8.分期。
(1)我國分期法:
Ⅰ期-進行期:乳頭濾泡、上穹隆結膜組織不清,有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自瘢痕開始出現至大部分變為瘢痕,仍有活動病變存在。
Ⅲ期-結瘢期:活動病變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不具傳染性。根據活動病變(乳頭和濾泡)總量相當於上瞼結膜的面積而分為:佔1/3面積以下者為輕(+),佔1/3~2/3面積者為中(++),佔2/3以上者為重(+++)。
(2)國際分期法:
Ⅰ期-浸潤初期:瞼與穹隆結膜充血肥厚,上瞼尤甚;開始發生濾泡與沙眼血管翳。
Ⅱ期-活動期:乳頭濾泡與血管翳。
Ⅲ期-瘢痕前期:同我國Ⅱ期。
Ⅳ期-瘢痕期:同我國Ⅲ期。
9.後遺症與併發症:瞼內翻與倒睫、上瞼下垂、瞼球粘連、角膜混濁、眼乾燥症,慢性淚囊炎。
【治療】
1.局部用0.1%利福平眼水、0.1%酞丁胺眼水、10~30%磺胺醋酰鈉眼水、泰利必妥眼水點眼。每日4~6次,四環素眼膏睡前用,治療堅持3個月至半年。
2.口服藥物:嚴重病例可口服螺旋黴素、強力黴素、四環素等(兒童與孕婦禁用)
3.手術治療:急性期患者,乳頭增生嚴重的,可用利福平液棉簽磨擦結膜及穹隆部至輕出血,濾泡多者行沙眼濾泡擠壓術,術後繼續點藥。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