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的症狀與治療?沙眼的症狀與治療你知道嗎?沙眼的症狀與治療你瞭解嗎?疾病概述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體(chlamydia)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沙眼的英文詞trachoma來源於希臘文trachys,也表示粗糙不平的意思。本病病變過程早期結膜有浸潤如乳頭、濾泡增生,同時發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於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以致眼瞼內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損害,可嚴重影響視力甚至造成失明。解放前沙眼在我國是致盲的首要原因。解放後在黨和政府關懷下,對沙眼開展了廣泛的防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現在沙眼的發病率已大為降低。從北京順義縣及上海、雲南、陝西等地進行的盲與低視力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988)結果中可以看到,上述大部分地區致盲的主要原因是由白內障、青光眼等非感染性疾患所致。但是,雲南省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雲南全省18萬雙眼盲患者中,白內障佔第1位,約8萬人;沙眼及其合併症佔第2位,約3萬人。所以,沙眼在我國致盲原因中所佔的重要地位尚不容忽視。此外,本病在亞非地區不少發展中國家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沙眼早期表現為結膜炎症,症狀有眼充血、刺激感和分泌物增多。在本病後期,結膜和角膜出現瘢痕,使睫毛內倒,視力下降。
當懷疑沙眼時,醫生用棉簽擦拭病灶區,取得標本送實驗室檢查以鑑定致病菌。治療沙眼可用含四環素或紅黴素的抗生素眼膏涂眼4—6周。口服上述抗生素也可治療沙眼。如果發生眼瞼內翻,損害結膜、角膜,則需要手術治療。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