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對於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患者而言,瞭解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對其治療和康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是新發現的一種眼部疾病,系有腸道病毒70型所引起,現已波及世界各地,成為目前人類最常見的眼病之一。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具有發病快、傳染性強並可並有結膜下出血和角膜上皮損害等特點。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病因病理
世界各國在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流行時,都分離出一種新型的微小核糖酸病毒。該病毒直徑約20~30毫微米,球形、RNA單股病毒。耐酸、耐乙醚、對碘苷抵抗;對熱敏感,加熱到50℃分鐘即能滅活。能在Hela細胞及人胚肺細胞培養基上生長。該病毒是一種嗜神經病毒,某些毒株經腦內或脊髓接種猴子時,可使猴子產生神經損害,或下肢馳緩性麻痺,作為本病的病原是微小核糖核酸病毒中的腸道病毒70型所致。近來發現另一種腸道病毒也能引起同樣臨床病變。
急性結膜炎多發生於夏秋季節,主要通過水或直接接觸傳染。人類對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普遍易感,無性別差異。各年齡都可發開門見山,10歲以下兒童雖說感染率高,但發病率較低,可能為隱性感染。成人特別是20~40歲者,發病率佔80%以上。本病癒後可留下一定的免疫力,但仍可發生重複感染。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臨床表現
1.潛伏期潛伏期短,一般為24小時左右。最長不超過3天。實驗室誤接種眼內,可於18~36小時內從該眼分離出病毒。
2.睡覺症狀起病急,開始時可為雙眼,也可為單眼,但迅速累及雙眼。發病後即出現劇烈的異物感、眼痛及怕光流淚等症狀。分泌物初起為漿液性,以後變為粘液纖維素性。一般病毒情於1~2天發展以頂點,3~4天後逐漸減輕,7~10天後恢復正常。少數病例出現頭痛、發熱、鼻塞、喉痛等症狀。
3.他覺症狀包括眼瞼腫脹,結膜下出血,多發性角膜上皮剝脫,點狀上皮下浸潤,結膜充血、浮腫、結膜濾泡及耳前淋巴結腫大等。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診斷鑑別
1.臨床診斷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在大流行時期診斷不難,但在流行初起時或散發病例,如不留意,可與細菌或其它病毒引起的結膜炎相混淆。
2.實驗室診斷
⑴病毒分離從中患者結膜囊內分離病毒,以患病後第1天陽性率最高,3天後開始下降,5天後為陰性。
⑵血清學檢查結膜囊內病毒分離陰性者還可採用血清學檢查。恢復期(2周左右)中和抗體滴度高於急性期4倍以上即可確定診斷。
一旦患上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應立即到正規眼科醫院診治,醫生會作出細菌性還是病毒性的判定,對症下饕,若治療不徹底可變成慢性結膜炎並引起併發症。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