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淺淡慢性外陰營養不良

小許和小宋,郎才女貌,本是天生的一對,可結婚不到一週就鬧起了彆扭,原來小宋陰部皮膚發白。

其實,外陰白斑是30~60歲女性的一種常見的外陰疾病,由於近年來報刊上過份宣傳外陰白斑與外陰癌關係,也有人將其稱之為「癌前病變」,因而使一些患者「談斑色變」。

外陰白斑的發生與外陰營養不良有關,國際外陰病研究會於1975年將本病更名為「慢性外陰營養不良」。同時,根據其組織病理變化的差異,分為增生型營養不良、硬化苔蘚型營養不良、混合型營養不良。經外陰組織病理檢查,增生型和混和型營養不良又分為無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兩種,後者還分為輕、中、重三種類型。

至目前,慢性外陰營養不良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近年來西方學者通過辨氚標記胸腺嘧啶測定認為,患者真皮中存在一種能掏表皮細胞分裂與生長,具有組織特異性的蛋白質激素,僅作用於局部表皮,使結締組織增生。對慢性外陰營養不良的確診並不困難。其主要症狀為外陰奇癢,而且時間較長,短者2─3大,長者可達幾十年之久。瘙癢劇烈,無季節或晝夜差異。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粘膜色素減退,常伴有水腫、皸裂及散在的表淺潰瘍。如同時患有滴蟲性陰道炎或黴菌性陰道炎,症狀會更加明顯,分泌物會更多,局部燒灼感、刺痛更為嚴重。不同類型的慢性外陰營養不良,臨床表現各不相同。

增生型營養不良,外陰奇癢難忍,抓傷後疼痛加劇,年齡在30─60歲之間,病變範圍不一,發生在大陰唇、陰唇間溝、陰蒂包皮以及後聯合等處,對稱分佈,病變局部增厚,貌似皮革樣隆起,有皺褶或有鱗屑、濕疹樣改變,其顏色呈暗紅或粉紅色,夾雜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塊,很少有萎縮或粘連。

硬化苔蘚型營養不良,發病年齡在40歲上下,病變部位瘙癢不太嚴重,大多在外陰皮膚、粘膜和肛周皮膚,患處變白變薄,表面乾燥易皸裂,彈性差,陰蒂往往萎縮,並與包皮粘連,小陰唇平坦消失,晚期皮膚菲薄皺縮,猶如捲煙紙樣,陰道口攣縮狹窄,影響性生活,性交時疼痛明顯。

混合型營養不良兼有上述兩種表現,在菲薄的外陰發白區附近,伴有局灶性皮膚增厚或隆起。

慢性外陰營養不良除可患者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外,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癌變的可能。據臨床統計,約有2%的病人有可能發生惡變。惡變多發生於上皮非典型增生的患者,常以原位癌或浸潤癌多見。為此,有不少學者主張手術切除,但術後復發率較高,難以達到根治目的。

鑑於這種情況,醫學家們把研究的重點放在藥物治療上。大量的臨床資料表明,及時有效地進行藥物治療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當然,對那些薌久治不癒,特別是增生型營養不良而又有潰破或硬結者,應密切注視病情變化,必要時應進行手術,以防發生不測。

在治療方面,增生型外陰營養不良以止癢為主,常用1%氫化可的鬆軟膏止癢,可以改善局部病變。對硬化型外陰營養不良,可給予2%丙酸睾丸酮魚肝油軟膏治療,每日涂搽3-4次,直至皮膚軟化、粘連松角和瘙癢消除為止。如為混合型,可用氫化考的鬆軟膏等治療。激光對本病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可用CO2或氫氦氖激光治療硬化苔蘚型外陰營養不良。

中醫中藥對本病具有標本兼治的效果,可用有祛風止癢、消熱解毒、養血活血、化瘀軟堅等功效的藥物進行治療。使用時要辨證施治,內外結合。內用藥以龍膽瀉肝湯加減,外用藥長期的簡便易行,可用防風、苦參、白蘚皮、黃柏、赤芍、川椒、蛇床子、土茯苓、艾葉、荊芥、蟬蛻等藥,效果較為理想。

對於本病的預防,主要是應保持外陰清潔,忌用肥皂、過濃的PP粉或其它刺激性藥物搽洗,瘙癢嚴重時不可搔抓;衣著應寬大、舒適,勤洗勤換,以吸水性強、刺激性小的棉織品為宜;在飲食方面,忌食辛辣、熱性酒類等具有刺激的食物。一旦罹患本病,應積極治療,不可諱疾忌醫,精神上不宜過於緊張,更不能將慢性外陰營養不良與癌症等同起來。只要充滿信心,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治癒本症完全有希望。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