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中年女性不規則出血小心子宮肌瘤

中年女性不規則出血小心子宮肌瘤,中年女性不規則出血小心子宮肌瘤介紹如下:
樊小姐30多歲,也在經期過後出現了持續性陰道不規則出血,而且感覺下腹脹氣和疼痛,到醫院檢查後診斷為子宮肌瘤。

專家介紹,在子宮肌瘤患者當中,有一部分病人表現為週期性陰道出血,主要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週期縮短;還有一部分則表現為持續性或不規則出血,並且不少人同時感覺到下腹墜脹、腰酸背痛及腹痛,當肌瘤較大時,可因壓迫膀胱或直腸引起尿頻、便秘等症狀。如果長期陰道出血還可能發生貧血,所以一旦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或是經期明顯改變、月經量異常變化,最好及時就醫。

導致子宮肌瘤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子宮肌瘤佔位使宮腔變形,面積增大;
2、子宮肌瘤妨礙了子宮的正常宮縮;
3、子宮肌瘤生長和壓迫造成子宮血管的改變和盆腔的慢性充血,並發子宮內膜增生及內膜息肉形成;
4、子宮粘膜下肌瘤;粘膜下子宮肌瘤易壞死,感染導致出血;
5、接近子宮肌瘤的內膜中常見大血管,周圍有豐富的血運。

區別子宮肌瘤出血和經期出血
不少女性朋友都十分關心這個問題。子宮肌瘤的主要症狀是子宮出血,大量出血是子宮肌瘤造成的,或長期的經量過多、經期過長以致貧血。半數或更多的患者,子宮肌瘤較大或是合併子宮內膜增殖等都有可能引起出血,而且不同原因引起的出血表現也各不相同。而經期出血與此是完全不同的。

子宮肌瘤引起的出血其中以週期性出血(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或者月經週期縮短)為多,約佔2/3;而非週期性(持續性或不規則)出血約佔1/3。出血主要由於肌壁間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引起、週期性出血多發生在肌壁間肌瘤。而黏膜下肌摘則常常表現為不規則出血,漿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子宮出血。

子宮肌瘤引起出血的原因,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幾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出血量和性質主要取決於肌瘤生長部位,而與肌瘤大小和個數並不完全相關,一個較大的漿膜下肌瘤可不發生子宮出血,而一個很小的黏膜下肌瘤卻可引起讓人難以置信的大出血。黏膜下子宮肌瘤導致子宮出血的更主要原因在於黏膜下肌瘤影響子宮收縮,同時極易導致感染、水腫、壞死,這樣不僅會加重經期出血,而且可能出現不規則出血、排液等,甚至長期琳漓不淨。所以,在各類肌瘤中,黏膜下肌瘤最易引起出血,幾乎達100%,而肌壁間肌瘤和漿膜下肌瘤分別為74%和36%。

月經量過多或者經期延長據可單獨存在或合併出現,若與月經週期縮短(過頻)同時存在,則可在短時間內丟失大量血液而致嚴重貧血、乏力、心悸等症狀。

子宮肌瘤選切還是不切?

子宮肌瘤一定要做到因「瘤」施「術」或因「人」施「術」:一般可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生育情況等,來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法,肌瘤只要是良性的,我們都可以為患者保留子宮,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患者肌瘤有60、70個,但該患者還沒生育,為了保留患者的生育,我們依然為患者保留了子宮,同時去除了肌瘤。

接近絕經肌瘤或自然萎縮
子宮肌瘤的確切發病原因目前還不清楚,據臨床觀察發現其與局部高雌激素有關。一旦發現了子宮肌瘤,也不必過分擔憂,至於需不需要治療、該採用何種治療方式,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肌瘤的大小、生長部位和有無症狀來決定。若肌瘤小且無症狀,對身體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通常不需要治療,尤其是接近絕經年齡的患者,雌激素水平低,肌瘤可自然萎縮或消失,但需每3~6個月複查一次,如複查發現肌瘤增大或症狀明顯時,再考慮進一步治療。但如果B超發現子宮大小超過妊娠子宮2.5個月大小以上或症狀嚴重致出血較多並繼發貧血的患者才考慮手術治療,如進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或子宮切除術。而對於子宮增大在妊娠子宮2個月大小以內、症狀不明顯或較輕並且近絕經年齡及全身情況不能手術的患者,則給予藥物治療。

子宮肌瘤「動刀」選何時?

大部分肌瘤都可以通過宮腹腔鏡切除,不用開刀,所以越早發現越好,不但創傷小而且手術難度也低。由於肌瘤多數會越長越大,若不及時治療,最終都必須動手術切除,所以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建議女性及早進行手術治療:
1.子宮肌瘤造成大量出血或長期的經量過多、經期過長以致貧血,而藥物無法根治。

2.子宮肌瘤長到拳頭大小,造成骨盆中的其他器官受到壓迫,手術切除可解除症狀,而且大的肌瘤發生惡變的幾率比小肌瘤要大。

3.肌瘤生長速度太快或在更年期之後肌瘤不但不萎縮,反而變大。

4.一切檢查正常的不孕女性,此時不孕的原因可能就是子宮肌瘤。

針對有患者擔心子宮肌瘤會惡變致癌,專家指出這種機會很少。國外報導其發生率為0.2%~1%,國內報導在0.5%左右。肌瘤的癌變五成以上發生在40~50歲,40歲以下者較少見。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