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該不該留,因人而異,子宮肌瘤該不該留,因人而異介紹如下:
子宮肌瘤是由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腫瘤。常見的表現有子宮出血、疼痛、腹部包塊、鄰近器官的壓迫症狀、白帶增多、貧血和心臟功能障礙等。部分患者無任何症狀,常在婦科普查時才發現患有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素有「婦科第一瘤」之稱,可見其發病率之高。據相關統計資料表明,育齡婦女中有20%~25%的人患有該病。從患者的年齡群來看,30-50歲的婦女發病率最高。子宮肌瘤一般為良性腫瘤,不會致命,所以很多患者並不重視。有的患者因為家裡貧困,拿不出治療費用;有的患者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去醫院治療。而且有的子宮肌瘤又沒有什麼特殊的症狀,所以很多女性朋友就覺得它並不可怕,不需要剔除。子宮肌瘤,究竟該不該留?這個問題讓不少女性朋友陷入的兩難境地。
子宮肌瘤該不該留,必須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子宮肌瘤雖為良性,發生惡變或肉瘤樣變的機會僅為千分之四左右,但它卻易引發月經不調、尿頻、尿急和便秘、腹部腫塊、疼痛、白帶增多、不育等一系列併發症,長期陰道出血可致貧血,嚴重者可有貧血性心臟病,即「子宮肌瘤性心臟病」。另外,子宮肌瘤及其附件常有與肌瘤同時存在的病變,如:子宮內膜增生及息肉、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性卵巢綜合症、子宮體腺癌和子宮頸癌等。子宮肌瘤治療不及時,還會影響夫妻性生活質量,甚至影響家庭和睦。因此,一旦患上子宮肌瘤,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從心理上,都會帶來消極的影響,理應及時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不過,是否需要剔除,則要視患者的具體病情而定。
如果肌瘤較小,無症狀,也無併發症及惡變者,一般不需要剔除。尤其是接近絕經年齡者,因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即自然萎縮或消失,只需定期複查即可。如複查發現肌瘤增大或症狀明顯時,再考慮進一步治療。如果肌瘤較大,或者肌瘤較多,可以考慮採用宮腹腔鏡微創手術剔除肌瘤。
在此,提醒患有子宮肌瘤者,應定期檢查,每隔3-6個月進行一次B超或婦科檢查。如果年齡較大的婦女,肌瘤在短期內迅速增大或絕經後又有陰道流血,應警惕是否發生肉瘤變性。月經過多者,應積極糾正貧血,預防貧血性心臟病、心肌退行性病變的發生。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