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精明能幹的王熙鳳給人印象頗深,但書中說她長期受「血崩」的困擾,最後死於此病。有現代醫學家分析,根據王熙鳳的年齡和症狀,她最可能患的是「黏膜下子宮肌瘤」。在那個年代,人們面對子宮大出血束手無策,對子宮肌瘤也沒有完全認識。「而如今,雖然對子宮肌瘤的發病機理還不十分清楚,但隨著醫學發展,子宮肌瘤對婦女生命已不構成主要威脅了」,即使肌瘤較大,患者有明顯症狀,醫學上也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最常見的婦科腫瘤
子宮肌瘤是婦科最常見的腫瘤,在育齡婦女中,大約1/4─1/3都有這個問題。有些婦女一聽「瘤」字,就很緊張。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其癌變的幾率非常小,只有0。2%,因此不必談瘤色變。大部分患者的肌瘤較小,沒有任何症狀,既不影響生活,也不影響生育,無需特殊治療,只要定期觀察就可以了。
據介紹,根據肌瘤的生長部位,子宮肌瘤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漿膜下肌瘤,肌瘤長在子宮外面,好像子宮長了個包,往往通過一個蒂跟子宮連接。這類病人的子宮不一定增大,對月經的影響最小,一般不會引起大出血。
第二類是肌壁間肌瘤,這類病人最常見。一般子宮會增大,月經量增多。
第三類是黏膜下肌瘤。這類肌瘤往子宮腔裡生長,子宮腔會變大,所以月經量明顯增加,還會有不規則出血,有些患者會感覺疼痛,是症狀最明顯的一類肌瘤。有的婦女因為肌瘤長得很大,甚至會從宮頸突出到陰道里。
症狀與肌瘤生長部位有關
子宮肌瘤的症狀跟肌瘤生長的部位、大小、增長速度都有關,其中部位最關鍵。月經量增多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疼痛在子宮肌瘤中並不多見,大約也就佔到1/10,多見於黏膜下肌瘤、肌瘤紅色變性、生長得過快,以及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等情況。
一般來說,根據婦科檢查、血常規和B超結果,大部分子宮肌瘤患者都能得到確診。不過,有子宮增大和疼痛的患者,要跟子宮腺肌症鑑別。後者往往疼痛比較明顯,子宮均勻增大,多不超過10個孕周大小。對於月經過多的患者,要和子宮黏膜病變鑑別,可以通過診斷性刮宮或宮腔鏡確診。帶蒂的漿膜下肌瘤,要跟卵巢腫瘤鑑別,一般B超可以做出判斷,必要時需進行腹腔鏡或剖腹探查確診。
肌瘤生長受性激素影響
子宮肌瘤的病因目前還不清楚,但其生長與性激素密切相關是肯定的,因此,凡是導致性激素水平改變的因素都會刺激子宮肌瘤生長,對下列情況患者應予以關注:
首先是性激素類藥物,包括避孕藥、孕激素、雌激素、米非司酮等,如果非用不可,一定要權衡利弊。其次是妊娠。懷孕可能引起肌瘤紅色變性。所謂紅色變性,就是懷孕後子宮血液供應增加,肌瘤的血供也隨之增加,肌瘤內部於是發生出血。再次,卵巢功能異常會影響肌瘤生長,如多囊卵巢綜合症、功能性子宮出血等,需積極治療。最後,一些含有性激素的食物和保健品也會刺激子宮肌瘤的生長,應避免食用。
治療以手術為主,藥物療效不確切
如果需要治療,手術是療效最可靠的辦法。他強調,到目前為止,尚無療效確切的藥物治療子宮肌瘤,某些醫療機構稱米非司酮等藥能治子宮肌瘤,是沒有循證醫學依據的。
另外,因病因不明,子宮肌瘤無法根除,剔除後仍有復發的可能,單個肌瘤剔除後復發幾率是20%─30%,多個肌瘤復發幾率則為60%。到了絕經期,子宮肌瘤都會縮小,但有些患者的肌瘤依然很大,仍需要手術治療。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