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子宮肌瘤需要正確面對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病,那麼究竟什麼是子宮肌瘤,它是怎樣產生的?如何正確對待呢?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究竟應該怎樣合理對待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怎麼回事
子宮肌瘤是一種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於30~50歲的婦女。它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及少量肌纖維組織所形成。按肌瘤生長部位可分為:漿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和黏膜下肌瘤三類。

據統計,35歲以上的中年婦女中,大約有15%的人患有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惡化的幾率很小,一般在1%以下。所以大部分情況下子宮肌瘤不必手術,只需定期檢查,對症治療即可。

子宮肌瘤是怎麼發生的
子宮肌瘤的病因尚不明了。但大量臨床觀察和實驗結果證明肌瘤是一種依賴於雌激素生長的腫瘤。

有關實驗表明,肌瘤組織中的雌激素受體與孕激素受體的密度超過周圍正常肌組織,應用外源性激素後子宮肌瘤增大,抑制或降低性激素水平可防止肌瘤生長,說明肌瘤的發生與肌瘤病人激素環境有關,與肌瘤本身局部內分泌環境異常有關。

子宮肌瘤的症狀
很多患者是在體檢時發現患有子宮肌瘤,臨床上並無症狀。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與肌瘤生長的部位、大小、有無繼發變性及合併症等有關,臨床上常見的是出血、腹部包塊、鄰近器官的壓迫症狀、不孕、貧血等。

子宮出血
子宮出血是子宮肌瘤的主要症狀,出現於半數或更多的患者。其中以週期性出血(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或者月經週期縮短)為多,約佔2/3;而非週期性(持續性或不規則)出血佔1/3。出血主要由於壁間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引起,週期性出血多發生在壁間肌瘤,而黏膜下肌瘤則常常表現為不規則出血。漿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子宮出血,臨床上個別病例可以出現月經量減少。

肌瘤所致出血量多的原因:
肌瘤患者常由於雌激素過高而合併子宮內膜增殖及息肉,致月經時量多;
肌瘤所致子宮體積增大,內膜面積增加,出血量過多和出血過久,尤其是黏膜下肌瘤,黏膜出血面積可達225平方釐米以上(正常約15平方釐米);
黏膜下肌瘤,黏膜表面經常潰爛壞死,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而引起淋漓不斷出血;
壁間肌瘤,影響子宮收縮及絞鉗血管作用或黏膜下肌瘤內膜剝脫而本身無法收縮,均致出血量多及持續時間延長;
較大肌瘤可合併盆腔充血,使血流旺盛而量多。

腹部腫塊
下腹部腫塊常為子宮肌瘤患者的主訴,有時也可能為肌瘤的唯一症狀。肌瘤小於3個月,妊娠子宮大者,一般不易經腹觸及。能觸及者一般在下腹中部質硬,多不平整。腹壁薄的患者腫瘤的輪廓可清楚摸出,甚至能看出其外形,在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時明顯。

疼痛
表現為腹痛者約佔40%,腰酸者約25%和痛經者約45%;亦有表現為下腹墜脹感或腰背痠痛,程度多不很嚴重。

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肌瘤壓迫盆腔血管,引起瘀血,或壓迫神經或有蒂的黏膜下肌瘤可刺激子宮收縮;或肌瘤壞死感染引起盆腔炎,粘連牽拉等所致。子宮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或子宮軸性扭轉時亦產生急性劇烈腹痛。

大的漿膜下肌瘤向闊韌帶內生長,不僅可壓迫神經血管引起疼痛,而且還可壓迫輸尿管引起輸尿管或腎盂積水而致腰痛。

壓迫症狀
多發生於子宮頸部肌瘤,或為子宮體下段肌瘤增大,充滿骨盆腔壓迫周圍臟器而引起。壓迫膀胱,則出現尿頻或排尿困難尿瀦留等;壓迫輸尿管,可致腎盂積水、腎盂炎。生長在子宮後壁的肌瘤可壓迫直腸,引起便秘,甚至排便困難,盆腔靜脈受壓可出現下肢水腫。壓迫症狀在月經前期較顯著。

白帶
子宮腔增大、子宮內膜腺體增多伴有盆腔充血或炎症均能使白帶增加;當黏膜下肌瘤發生潰瘍、感染、出血壞死時,則產生血性白帶或膿臭性白帶,量可很多。

不孕與流產
大約有30%的子宮肌瘤患者有不孕症。

貧血
長期月經量過多或者經期延長而未及時治療者可發生貧血。

子宮肌瘤治療
子宮肌瘤的治療手段有許多,大致有激素治療、手術治療、介入治療和中藥治療等。那麼選用什麼方法最好呢?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取決於患者年齡,有無症狀,肌瘤的部位、體積大小、生長速度、數目,造成子宮的變形情況,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病人的意願等因素而定。一般臨床上有以下幾種處理方式:
期待療法
若患者年齡在40~50歲以上,並開始有絕經現象,肌瘤較小,臨床上又無明顯出血過多、疼痛等症狀的,則可採取圍絕經期的期待療法。每3個月至6個月進行一次婦科內診、B超檢查。

若無瘤體快速增長,出血、疼痛症狀未加劇,則可通過年齡的增大,性激素水平的日益下降,「期待」子宮肌瘤的日漸萎縮。肌瘤較小,無症狀,無併發症及無變性,對健康無影響。

藥物治療
在選擇藥物治療前,均宜先行診斷性刮宮做內膜活檢,排除惡性病變,尤其是月經紊亂或經量增多者。

藥物治療的適應症:
年輕,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
有手術指征,但目前有禁忌症需要治療後方可手術者;
患者合併內科、外科疾病不能接受手術或不願手術者。

藥物種類:
丹那唑具有微弱雄激素作用。連續服6個月。副反應為潮熱出汗、體重增加、痤瘡、肝功谷內轉氨酶升高(用藥前後查肝功能)。停藥2~6周可恢復。

棉酚作用於卵巢,對垂體無抑制,對子宮內膜有特異萎縮作用,而對內膜受體也有抑制作用,對子宮肌細胞產生退化作用造成假絕經及子宮萎縮。因棉酚副作用為腎性排鉀,故需注意肝、腎功能及低鉀情況。通常用棉酚時需加服10%枸櫞酸鉀,停藥後卵巢功能恢復。

雄激素對抗雌激素,控制子宮出血(月經過多)及延長月經週期。

孕激素孕激素在一定程度上是雌激素的對抗劑,且能抑制其作用。常用藥物有:甲孕酮(安宮黃體酮)、婦寧片(甲地孕酮)、婦康片(炔諾酮)等。

三苯氧胺連服3個月為一療程。副反應有輕度潮熱噁心、出汗、月經延遲等。

三烯高諾酮即內美通,具有較強的抗雌激素作用,它抑制垂體激素分泌,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宮縮小,主要用於治療子宮肌瘤。副反應為痤瘡、潮熱、體重增加。

對症治療
在肌瘤患者的出血期出血量較多,可用子宮收縮藥或口服、肌注止血藥,如益母草流浸膏、益母草膏、催產素麥角新鹼等。止血藥有婦血寧、宮血寧、止血敏、止血芳酸、止血環酸6-氨基乙酸等,也可以到正規的中醫院口服湯藥止血。當止血藥收效不顯時,可選用診斷性刮宮,不僅對診斷有幫助,而且對止血也有效果。

有貧血者應糾正貧血服用維生素、鐵劑或輸血。

子宮肌瘤何時手術好
如果用藥物治療症狀改善不明顯、肌瘤生長較快、瘤體向腹腔內突出並有扭轉傾向、瘤體壓迫膀胱與輸尿管等周圍臟器或疑似惡性病變者則應手術治療。具體的參考標準有以下幾條:
子宮肌瘤造成貧血,而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
子宮肌瘤較大造成骨盆中的其他器官受到壓迫時;
肌瘤生長速度太快,或者在更年期之後,肌瘤不但不萎縮,反而變大;
婦女不孕,但除罹患子宮肌瘤外其他檢查一切正常時。

手術治療
目前常用的手術方式主要有肌瘤剔除術和子宮切除術兩種。

肌瘤剔除術即將子宮上的肌瘤剔除保留子宮的手術。主要用於45歲以下,尤其是40歲以下者。如肌瘤有惡變伴嚴重的盆腔粘連,結核或內膜異位症,宮頸細胞學高度可疑惡性者禁用剔除術。

子宮切除術在期待療法藥物療法尚不能改善病人症狀,需手術者又不符合肌瘤剔除者,宜行子宮切除術。子宮切除可選用經腹全子宮切除、腹腔鏡手術或經陰道子宮切除術。

有些患者認為切除子宮時保留子宮頸才不會影響性生活。其實,子宮全切除,陰道並未縮短,而性生活所需的潤滑分泌物主要來自陰道壁和外陰附近的巴式腺,和子宮沒有關係。因此,切除子宮頸對性生活沒有影響。

小貼士
子宮肌瘤的注意事項
定期參加婦科普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有子宮肌瘤者更要做好避孕工作。一旦懷孕,對人流手術帶來一定難度,易出血多;
中藥治療子宮肌瘤時要定期作婦科檢查和B超檢查,瞭解子宮肌瘤變化情況。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