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子宮肌瘤臨床表現說明

子宮肌瘤臨床表現說明?子宮肌瘤臨床表現說明介紹如下:
1.症狀 大多數患者無明顯症狀,偶在婦科檢查或B超檢查時發現。症狀及其輕重與肌瘤生長部位、大小、生長速度、有無變性等有密切關係。

(1)月經改變 多發生於黏膜下及肌壁間肌瘤,表現為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道流血。引起流血增多的主要原因是:肌瘤的存在使子宮內膜面積增大,子宮收縮受到影響,或雌激素作用使子宮內膜增生過長。由於長期流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2)下腹部包塊 當漿膜下或肌壁間肌瘤增大超越盆腔時,患者多能自己捫及包塊而去醫院就診,可伴有下墜感。

(3)壓迫症狀 位於宮體下部及宮頸的肌瘤,如嵌頓於盆腔內,可壓迫盆腔組織及神經,引起下腹墜痛及腰背部痠痛。肌瘤向前或向後生長,可壓迫膀胱、尿道或直腸,引起尿頻、排尿困難、尿瀦留或便秘。肌瘤向兩側生長,則形成闊韌帶肌瘤,壓迫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或腎盂積水;如壓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腫。蒂扭轉,或發生於妊娠期的子宮肌瘤紅色變性或感染,均可引起較劇烈的腹痛。

(6)對妊娠及分娩的影響 漿膜下肌瘤一般不影響受孕。若位於子宮角的肌壁間肌瘤壓迫輸卵管間質部以及黏膜下肌瘤引起子宮內膜感染、肌瘤並發子宮內膜增生,可引起不孕。若能受孕,有時可因供血不足或宮腔變窄而妨礙胎兒發育,引起流產及早產。當妊娠足月時,尚可因宮腔變形致胎位不正,且肌瘤妨礙宮縮,引起難產及產後出血等。

(7)繼發性貧血 長期月經過多導致繼發性貧血。嚴重時有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氣短、心悸等症狀。

2.體徵 與肌瘤的部位、大小、數目、位置及有無變性有關。肌瘤較大者可在下腹捫及質硬、不規則、結節狀包塊。婦科檢查時肌壁間肌瘤子宮多呈不規則增大,質硬,表面可有單個或多個結節狀突起;漿膜下肌瘤可捫及質硬球狀物,與子宮有細蒂相連,活動;黏膜下肌瘤子宮多為均勻性增大,當瘤體位於宮頸口或脫出陰道口時,可見一紅色、表面光滑
的實性腫物,如伴有感染,表面可見滲出液覆蓋或潰瘍,排液有臭味。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