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家居測高血壓準嗎?

血壓受情緒影響,因而有「白袍效應」的說法,令不少人就算發現血壓偏高,也會推說是睇醫生緊張使然。為免病人血壓高到谷爆血管才識得驚,有專科醫生推介確診高血壓的新指引:家居測量,希望在有數得計下更多患者願意正視病情。 由於8成糖尿病人都會有高血壓,內分泌及糖尿專科醫生唐俊業接觸很多因糖尿一症求診,但在診所量度血壓發現超標病例。「臨床所見,他們大多會推說自己是『趕時間行為急』,或『見醫生心情緊張』導致血壓升高,甚少個案肯坦然面對自己的血壓偏高狀況,但延誤控制病情,其實會埋下破壞身體器官的風險。」

他強調,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都是關乎身體代謝的疾病,所以「三高」這三位好友,常見在病患身上結伴出現。「尤其胰島素作用並不只是控制血糖,它也負責將血糖轉為脂肪再分成好壞脂肪去處理。所以一旦身體胰島素不足,人體血脂自會升高,隨之而來便是體重失控,人肥身重令血壓容易上升,而肥肚腩更會分泌由脂肪細胞產生的生長因子Cytokines,進一步刺激腎臟、肝臟、胰臟及心臟,增加三高併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基於三高關係非常密切,他直言一旦求診發現血壓偏高,真的不應當無件事。「事實當身處血壓偏高狀態,血管受壓不會在5年、10年後才埋單計數,而是血壓每高一日,你的血管就會受壓多一日,令身體器官慢慢被破壞。」所說的「器官破壞」,指的是血壓偏高會破壞血管內壁表皮細胞,使壞膽固醇、白血球等更易由此滲入,在血管內壁慢慢積聚成斑塊,一層鋪一層的逐步堵塞血管,其中腦部、心臟及腎臟這3個對血壓敏感度特別高的器官,便最易受到破壞。

*腦部:如腦血管壓力過高,可造成出血性中風(爆血管),而血壓持續高企,也會增加血栓塞風險。

*心臟:血壓偏高令心臟每次泵血都要更大力,長遠可引致心肌肥大,當心臟血管難以支持,便有併發心衰竭、冠心病的機會。

*腎臟:血壓過高衝破了腎臟對血管壓力的緩衝系統,腎小球組織會直接受壓被破壞,增加患腎衰竭的可能。

既知任由血壓偏高不處理是很危險的一回事,要當事人及早正視病情,明顯是當務之急,而為求增加「客觀性」及「可信性」,近年醫學界確診高血壓的建議指引,都主張以家居量度數字為準。

「假使你在診所量血壓偏高,我會建議你回家用上臂式電子血壓計自行測量10日,量度方法是隨意每日在早午晚任何時間,只要人能夠坐著有背靠、手肘有承托、前臂能放平便可量血壓,並記錄低上下壓數值。這樣子每日量度得2-4次,10日後記錄到大約30組共60個上下壓數字,便可據此對應個人身體條件的血壓水平作比對,然後圈出不達標的數字,當肥佬數字有一半或以上,即代表血壓真的處於高水平,要盡快帶同血壓紀錄及家用血壓計求醫,到醫生診所當面再量血壓進一步核實。」

家居自行測量血壓,排除晒「白袍效應」的緊張因素,結果相對容易令人信服,他指臨床有助增加病人確診高血壓的「接受程度」。「要提醒的是,雖然高血壓標準是上下壓超過140/90mmHg,但我們要明白這些數字只是人為界定,若自家量血壓發現每次血壓都偏高接近超標,也是不可忽視的健康警號,理應諮詢醫生意見。」

高血壓Index:
140/90mmHg:高血壓的標準是上壓高於140mmHg,或下壓高於90mmHg。

130/80mmHg: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壓指標,會收窄至上下壓不超過130/80mmHg的水平。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