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愛情文章] 活埋價值‧價值活埋

是否擁有愈多財富,人就會愈快樂?

誰不想吃鮑參翅肚、山珍海錯;誰不想居住半山區,欣賞碧海藍天;誰不想當專業人士、名門望族,換來掌聲與威望。

很久以前,香港人大多不是富有的一群,家在板間房,鄰里之間一起共用廁所廚房,吃的都是粥水麪包,至少還未有能力去酒店吃自助餐,閒時穿膠花賺取外快,鄰里之間的關係也很密切。那時只有兩所大學,學位相當有限,不能晉升大學的人沒有日曬雨淋,撲位報讀銜接課程;儘管競爭激烈,但人們相信付出有回報,即使中五畢業,投身社會就業也一樣有出路。

過了許多年以後,香港人變得富有了,卻仍有人居住在不足100尺的劏房,每個月三千幾蚊租,幾乎佔了一大半薪金,要到食物銀行解決三餐,做基層工作卻慘遭剝削,做清潔的要自備垃圾袋,做保安的每到新年要給上層二百元,公司外外判,什至有四判情況出現,他們寧可被剝削啞忍,也不想失去工作。(怎會被剝削呢?有最低工資喎!)對,設立最低工資本來可以保障打工仔,付出勞力會得到相對回報,對於僱主來說,加薪就要裁員,招聘新手也會有一套準則:有經驗代替無經驗,中年人代替老人家,高學歷代替低學歷……人盡其用才符合經濟效益。有最低工資又沒有最高工時,報章也常常報導好爸爸好媽媽搏命工作,超時工作16小時,最終疲勞過度去世了。香港嘛,是國際金融中心,在全球化知識型經濟催生下,學歷高的人易於投身高薪厚職的工作,但學歷低的人只可做低技巧(de-skilling)、低等級(de-grading)的工作。社會說:人人平等,每一個工作崗位都能展現才能。低學歷?可以再培訓。但又有什麼用呢?得到培訓不代表能增加被獲聘的機會。

現今的家長常謂道「贏在起跑線上」。他們的孩子自幼上名playgroup,學習英俄德法日意葡……等各國語言,唯獨不學習中文,恐怕學中文是低人一等的。中文嘛,人人都會說,沒什麼好學,誰說懂得說中文就等於學好中文?還未學好自己的語言,便去學其他國家的方言,未學站,怎可學行?再者,有上孩子因長期沈浸英語環境,身為中國人,他說不出一句完整的中文句子,他參加朗誦比賽取得冠軍,可是他已經無法跟他的外婆溝通。當他的父母以為自己的兒子高人一等,然而他就只會說英語,不懂跟其他人溝通。上了名playgroup,便上名幼稚園名小學名中學名大學名學系,一切一切都是名利作怪。幼稚園,本是讓小朋友享受童真的時候,學習與別人相處,學習寫字、計基本加減數,絕不是練習考試。很多家長以為上名幼稚園就有幾會上名小學。為了上名小學,由青衣搬到九龍塘,她一至五上面試班體操、游泳、高爾夫球、跳舞、鋼琴、豎琴、長笛,一個月花掉二萬元,面試時談吐舉止優雅,父母還預備一本厚厚的個人履歷,裝載證書獎狀。六歲而已,就參加那麼多比賽……

他/她開心嗎?他喜歡參加這一連串密密麻麻的課外活動嗎?他沒有去公園,沒有看見種在郊野的花,不懂什麼是含羞草,不懂綁鞋帶,不知道飯桌上的菜肴從哪裡來。他懂得考試,懂得答題技巧,考取好成績,爸爸媽媽開心,自己完成了任務也很滿足。但有何用呢?這個世界只有讀書測驗考試,他明白所有課本內容,可是對世界一無所知,人情世故如何運轉,一竅不通。學習,無非都是要學做人;(那好吧!讀《論語》、《三字經》、《孟子》囉,咁多做人道理……)社會也有法律,但仍然有人知法犯法,難道把古典名著統統讀熟就可實踐人生道理?

做那麼多無非想孩子長大後有高薪厚職,當專業人士,過更好的生活。現今這一代,喜歡BBA,喜歡修讀Economic,Bafs,喜歡從商。17個高考5A,6A的學生,有15個都在大學修讀商科課程,我不認為成績好的人,都喜歡商科。撇除經濟不說,再看生物化學,也各有二萬多人修讀,不少學生不謀而合,紛紛指出讀Chemistry是想畢業後做醫生護士。當然有這樣的理想很不錯啊,可是難道二萬多個學生一起投考醫科做醫生嗎?再者,真的有那麼多人想懸壺濟世嗎?還是認為薪酬吸引有前景,是一份理想職業?對,或許讀好書就能做好工,「努力出頭工」得到大眾信服。只是,當社會大眾都認為會計師、醫生、護士是理想職業之時,上文所述的全球化影響便來了,基層工作逐漸被輕視,他們的價值似乎被貶低了。「比心機讀書啦,唔係第時掃街架啦」我確信有父母曾這樣說,告訴孩子要努力讀書,否則便會擔當無名氣無地位的工作。其實清道夫也是正當職業,街道乾淨沒有垃圾不是必然的,他們付出勞力,建立清潔的城市形象,為何沒有得到讚賞,卻是被貶抑的眼光。政府發展基建,青馬大橋汀九橋西九藝術區高速公路……全都是工人辛苦築起的成果。地產商發長的什麼千億豪宅,由工人日灑雨淋所築成。可是,坐享其成的是一群坐在辦公室享受冷氣的高層,而工人卻要遭受剝削?每回都是由壓抑,邊緣的一群發聲遊行,又何曾看見地產商、發展商上街抗爭?當然大利當前沒什麼值得反抗。一幢幢高聳入雲的樓房以血汗編成,但公司外判嘛,有時也會無工開,給不了家用,勞力似乎會被埋沒於黃土下。這麼勞心勞力的工作,從未被讚賞。 , GetJetso.com -優惠卷..

小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行行出狀元。諸如此類的說話大家都聽得多,然而社會造就的全球化令我們難有機會說服自己,實踐當中真理。有人認為這些人要做如此工種是因為他們懶散,沒有努力向上爬。只是,試想一下,當所有人都力爭上游,每一個人都擔當所謂的高薪厚職,誰還會去耕田、起樓房、清潔街道?身為高層的還有利可圖嗎?如果起樓是卑微的,沒有人願意從是建造業,地產商怎樣賺大錢?萬丈高樓從地起而已。

資本主義的社會裡,事事講求效率,追求功利,凡是對自己有利的事,人們都一窩蜂地跑去追求。上述提到家長以名氣為要,催谷小朋友參加各式各樣的補習班、興趣班,希望他能過著安穩的日子。只是,難道愈有財富,人就會愈快樂?其實不然。人的慾望無窮無盡,當你擁有許多之時,便會想得到更多,無止境的追求,得一想二。現代人物質豐裕,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愈多器具,人就愈寂寞。譬如說,市場推出很多新穎的電子產品,電話款式日新月異,攝影解像度由500萬像素改為800萬像素,然後由800萬像素更迎為1000萬像素。陳列架上的產品功能各異,鼓吹消費;其實現時每款手機大多可以拍照、聽音樂、玩遊戲、上網,功能都差不多,又有何新舊之分?樣樣都一用即扔,追求最新最好,錢多了,消費也多了,買的時候或有新鮮感,覺得滿足快樂,數月後新鮮感淡化了,又再買新的產品,心靈又豈能有富足?很久以前,人們比較貧窮,沒有那麼多娛樂產品,沒有電視,沒有電腦,也沒有手機,無法沉迷終日。一條橡筋圈,小孩子可把玩一整天,樂不透支,思考如何弄何盃出更多花樣,物盡其用;也喜歡與友人玩象棋,想想取勝技巧,從笑聲中度過下午,似乎比較快樂。現在,每個人手持一部手機,雙眼盯著熒幕指指劃劃。沈迷虛擬世界之中,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研究指出常把玩手機,影響人與人之間溝通。假若有一天,忘記帶電話出外或遺失電話,會否覺得不自在?除了是不能通訊以外,更多的是不習慣,不習慣沒有電話的日子,變得空虛寂寞。當你擁有更多之時,心靈難獲滿足,過份依賴物資享受,忽視精神亦需要養份滋潤。大家都以為擁有財富便會快樂,事實卻一次一次地證明,愈擁有愈不快樂。有富商身家千億上萬,他年老患病了,但他的家人不但沒有關心探望他,反而著眼於遺產分配,什至打官司爭產。他很富有,擁有許多物業商鋪,不過他快樂嗎?

在什麼都不缺的年代,一切都以經濟效益為要,自幼便以被灌輸讀好書做好工的思想,讀書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考試。一切都是以數字作衡量。有時候,會忘記共同價值。70年代,小販推著木頭車售賣小吃、水果起家。一聲走鬼啊--四面八方的小販和車子就似長了飛毛腿,四處奔走—這是港人拚搏的獅子山下精神。過了不久,經濟起飛,食環署以影響市容為由,禁止小販擺賣,要求他們搬遷到商場營業。那裡要捱貴租,承受加價壓力,做不來便淘汰;領匯加租,小商鋪承受不住,唯有搬走,大集團連鎖店進佔商場……且容我下回再說領匯問題。眼睜睜看見價值被活埋,人與人關係日趨淡薄,我知道,沒有人願意時代被如此觀念洗劫。有些價值必須堅持保留,不要計較結果,付出勇氣和信心走出一步,有些理想我們必須捍衛,現實是殘酷的,但這不是理由不去堅持,嘗試一下,向前踏一步,總好過坐在一旁,什麼也不做,冷眼旁觀,以為事不關己,連嘗試也不去做,注定失敗。 , GetJetso.com -信用咭著數..

只要堅持,便可看見希望,難道不是嗎?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