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局部因素:
(1)菌斑:是黏附在牙齒表面甚至在牙齦內、肉眼看不見的細菌團塊。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因素。菌斑裡有許多種類型的細菌,會產生大量的毒性產物,侵入到牙齦組織中,引起局部組織炎症,出現充血、水腫甚至牙齦潰瘍等。
(2)其它:包括牙石、食物嵌塞、不良咬合、不良修復體等,會幫助細菌在牙齒上的黏附、損傷牙齦,因此加重牙周病的發生和發展。
2 、全身因素:
人體抵抗力的好壞會間接影響牙周病的發病,由於營養、遺傳、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月經紊亂、絕經期性激素平衡失調等時,使牙周組織對局部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抵抗力下降,加重了牙齦的炎症反應。
不管有多少因素存在,局部的菌斑和牙石起到關鍵作用,如果局部口腔衛生搞得好,則可避免牙周病的發生。
牙周病治療
1.局部治療
(1)沽治:控制菌斑,去除局部刺激物,用沽刮術去除牙石。
(2)藥物:牙周袋及根面藥物處理,刮除齦下牙石後,對內壁的病理性肉芽用探針蘸腐蝕性藥物(如碘酚)進入牙周袋達到治療效果。
(3)手術:手術清除牙周袋,牙周袋不深者可將牙周袋切除,深牙周袋可採用內壁刮除術、切除新附著術、翻辨術等。
(4)固定松牙,形成牙周夾板,注意控制菌魔,拔除不能保留的病牙。
2.全身治療:選用促使牙周組織修復及輔助改善炎症的藥物,如牙周寧、中藥固齒劑、維生素類藥、滅滴靈、螺旋黴索等。
常用中成藥
1.腎陰虛損型齦腫、露根,牙齦少量出血,牙鬆動。耳鳴,失眠,腰酸,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宜:補腎益髓。
可服:六味地黃丸、寄生腎氣丸。
2.胃火上蒸型齦腫明顯,極易出血,口臭明顯,口渴,便秘,舌紅苔黃,脈數。
治宜:清熱瀉火。
可服:牛黃清胃丸、保安散、瀉黃散。
3.氣血不足型齦色淡白,頭暈,倦怠,畏寒,舌淡苔白,脈細。
治宜:調補氣血。
可服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補丸、補中益氣丸。
常用西藥
1.維生素C:0.2克,每日3次,口服。
2.甲硝唑片:0.2克,每日3次,口服。
3.洗必泰漱口劑:10毫升,每日3次含漱。
4.3%雙氧水沖洗牙周袋,每日1次。
牙周病[預防與調養]
1.注意口腔衛生、徹底去除牙石及不良修復體、充填體等刺激物。
2.加強鍛鍊,提高健康水平,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
3.叩齒、早晚按摩牙齦。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