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切除膽囊手術普及但亦潛在傷及膽總管或血管的風險。有患者手術後出現「飽滯」感,誤以為「食滯」,及後得悉手術致漏膽汁,更引致腹膜炎及肺炎。有外科醫生稱,微創手術仍具風險,倘患者在術後一周內出現腹痛、飽滯感,須盡快求醫。上述男患者年約40多歲,因膽囊結石問題,接受微創膽囊切除手術,手術後2至3日後到外地工作,及後感覺腹部「飽飽滯滯」,但未有通知主診外科醫生,當作是一般腸胃問題。
不久,病情轉嚴重,診斷後發現有膽汁滲漏,估計是早前膽囊手術損傷膽管引致。由於患者延遲求醫,受損器官出現感染,造成腹膜炎,更引起肺炎,幸治療一周後痊癒。另一名年約60多歲的女患者,因患上急性膽囊炎須將膽囊切除,在手術後3至4日同樣有「飽飽滯滯」感,及時通知主診醫生,發現右橫隔膜下有積液,幸而亦治療後無礙。
外科專科醫生黎卓先稱,據醫學統計,每1,000宗微創膽囊的手術,約有3至5宗意外,如膽管損傷或灼傷腸臟,且每1萬宗手術中約有2名患者因而死亡。「如傷及膽管,溢出膽汁可引致腹痛、飽滯感,如未能及早治療,可引致附近的組織黏連細菌感染引發腹膜炎,危及性命。」黎解釋。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