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威奧斯卡的《皇上無話兒》描述英王喬治六世長期受到口吃困擾,為要在國民面前發表演說激勵人心而接受言語治療。戲外,奪得最佳劇本獎的David Seidler 自小已患上口吃,直至16 歲才病癒。因此,患口吃的兒童要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絕對需要及早治療。站在人前侃侃而談,除了勇氣,說話能力同樣重要。這代的兒童,在學校有不少口頭報告的機會。雖說不是人人都是天生的演說家,不過,流暢而抑揚頓挫的說話技巧,亦有助表達己見。不少口吃患者常被誤會智商有問題,事實上,說話不流暢亦影響別人的印象。
香港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顧問言語治療師秦蓁博士表示,口吃屬於溝通障礙的範疇,直接影響說話的流暢程度,好像說話斷斷續續、不能組織一句完整句子,並且時常重複聲母及字眼,如「我……我……」,甚至句子;另外,拖長音節,如「然(yinnnnnn)後」。說話時有不自然停頓、喉嚨肌肉收緊、急促含糊不清等。不少患者,亦有好些不自然的動作,如眨眼、嗡鼻等。兩至三歲的兒童,仍未能以熟練口語表達自己,時常「口窒窒」,用疊字;大部分孩子在3 歲半左右已減少以上「假口吃」的情況,說話亦見流暢。「不過,當孩子過了3 歲半,若『假口吃』的情況持續半年至1 年,家長需留心是真正的口吃,需要找言語治療師評估。」秦博士說。
說起口吃的成因,近代不少研究文獻認為大部分成因都是基因突變,或是遺傳,以後者居多;而後天的成因,亦包括心理及生理因素。據秦博士治療的個案,有患者是在青少年階段才開始有口吃。若心理因素構成口吃,患者的自信心或許較低。「曾遇過的個案,對方在校時常被欺負,令他少有說話,表達能力較低,當他說話時便被取笑。」另外,當患者自覺有壓力,便造成心理障礙,說話便「口窒窒」。至於導致兒童口吃的生理因素,秦博士指出,當有發音障礙,某幾個音如「s(清)、dz(知)、ts(刷)」咬字不清,往往令兒童讀出那些音時,便開始「口窒窒」。甚至避開自己讀不準的字眼。「可以是先天的問題,如口肌不協調,舌頭擺位不當令自己講不到某些音。」不過,這不是導致口吃的唯一原因。
不論哪種成因,治療方式都按個人而定。「成因不是最重要,而是要針對治療孩子說話的流暢度,要看口吃的嚴重程度、模式,以及他對自己口吃的認知。」原來,好些兒童不覺得自己有口吃,跟其他人沒分別。因此,治療同時要提升患者對口吃的自覺性。「對小學生,我們會跟他分析自己會在哪種環境、面對誰會有口吃,好讓治療師能定下治療目標——曾有患者見治療師,可以完全沒有口吃,不過,媽媽卻說在家很嚴重。」而口吃可分不同程度:由句子、朗讀段落、至交談程度。「有些人朗讀沒有問題,只會出現交談上。」至於發現口吃年齡,有些孩子可以在小學時突然出現,因此,言語治療師會找出,患者是否因突如其來事件導致口吃。
不少有口吃的兒童,說話的速度很快,治療時便需要重新訓練節奏感。「說話不流暢,往往是節奏感出現問題,突然停頓、不斷重複等。」拍掌打拍子,數數字,漸漸跟上拍子說話;另外,將句子所有音節拖長,如「我————今————日————」,令孩子可以放鬆肌肉,保持節奏。若口部肌能較弱,便需要訓練口部協調。「若孩子平常說話,口部肌肉郁動很小,我們可能會做一些誇張嘴形的動作,令他們放鬆,同時間亦令說話減慢,改善口吃。」若因為心理因素導致口吃,好像公開演說,患者若在充足準備功夫下口吃,便可多做角色扮演或綵排,演講時逐漸增加聽眾令患者增強自信。秦博士舉例說,曾有一個4 歲半的孩子,口吃屬嚴重,本身的表達能力稍遜。「他很怕爸爸。在他眼中爸爸很權威,亦崇拜他,每次對爸爸說話便有口吃,因為他很想在爸爸面前表現好;對媽媽講話則較流暢。」治療過程,其爸爸都要同時參與。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