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資訊分享] 新生兒大便的7種異常情況

新生兒的胎糞一般在生後3~4天內排盡,現已轉為正常的黃色糞便。如果小兒是用母乳餵養的,則大便呈金黃色、稀糊狀;如果小兒是完全用牛奶或奶粉餵養的,則大便呈淡黃色、常常較干可堆起來;混合餵養者則大便性狀介於以上兩者之間。新生兒每天大便次數不定,一般為2~5次,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大便次數要多一些,有的新生兒每次換尿布時尿布上都有大便,如果大便較均勻、水分不多、不含粘液或者偶爾帶有少許奶塊,這都是正常現象。人工餵養的新生兒如果發現大便呈灰色、質硬、較臭,多表示所吃東西中蛋白質過多而糖分過少,應改變所用奶粉的品種或改變牛奶和糖的比例。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如大便呈深綠色粘液狀多表示母乳不足,孩子處於半飢餓狀態,須增加母奶量,如母乳確實不足則應添加鮮牛奶、奶粉等。

新生兒大便有以下異常情況時,就要檢查餵養情況或請醫生診治:

1、蛋花湯樣大便:每天大便5~10次,可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見於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兒。如為母乳餵養則應繼續用母乳餵養,一般不必改變餵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多能自然恢復正常;如為混合或人工餵養,仍應繼續餵養,但可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如奶粉餵養者可在配奶時適當多加一些水將奶稍配稀些,對吃奶減少者可適當餵些含糖鹽水,也可適當減少每次的餵奶量而增加餵奶次數。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請醫生診治。

2、綠色稀便:多在天氣變化著涼或吃了難以消化的食物後發生,每天大便次數多為5~10次。

3、水樣便:多見於秋季和冬季,多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兒大便次數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樣,量較多。由於小孩丟失水分多,常常出現脫水錶現如口唇乾燥、眼窩凹陷、眼淚少或無眼淚、小便少或無、皮膚彈性差等,小兒還可出現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現,應及早就診,並應注意嬰兒用具如橡皮奶頭等的消毒。

4、粘液或膿血便:多見於夏季等天氣較熱時,多為細菌感染引起,也應及早就診。

5、深棕色泡沫狀便:多見於人工餵養兒,多由於食物中澱粉類或糖過多所致(如奶粉中加糖過多、過早添加米湯等穀類食物等),通過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多能恢復正常。

6、油性大便: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象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於人工餵養兒,需要調整飲食結構,如適當增加糖分或暫時改服低脂奶等(注意,低脂奶不能作為正常飲食長期吃)。

7、便秘:多見於人工餵養兒,多為天熱、出汗多而飲水又過少所致。小兒排大便困難,大便很乾,可呈顆粒狀,往往幾天才大便一次,小兒還可出現腹脹、不安等表現。

一般正常足月新生兒大約在生後12小時內開始排出胎便,胎便呈黑綠色,粘稠如柏油狀,胎便多在2-4天內排完,胎便的顏色也由黑綠色逐漸變為深褐色,最後變為黃色。母乳具有通便作用,所以,母乳餵養的嬰兒胎便能很快排淨。

剛出生的新生兒,如果48小時還不排胎便,應該引起注意,檢查新生兒的一般狀況,是否有腹脹,請醫生對新生兒進行全面檢查,有時需要X光或超聲波等輔助方法協助診斷,排除消化道梗阻或先天畸形後,可給新生兒灌腸,幫助新生兒排出胎便。如確診新生兒患有消化道梗阻或畸形,應及時手術。

有些人工餵養的新生兒,形成了每2-3天大便一次的排泄規律,新生兒精神好,吃奶好,這是正常的,家長不必擔心。如果新生兒已形成每天排便的習慣,發生了48小時沒有排便的情況時,家長應注意觀察新生兒的精神狀況,有無腹脹、腹痛及吃奶情況。如無異常,則可繼續觀察。如果新生兒4-5天不排大便,且有腹脹、腹痛、哭鬧、吃奶不好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