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傳媒揭發不少智能手機的免費或廉價apps使用條款,隱藏泄露私隱的陷阱,一旦答允條款,就會授權程式開發商蒐集用戶個人資料和照片,甚至調查行蹤和通話對象等。例如facebook及雅虎的使用條款,就允許查閱用戶的手機短訊,而YouTube及Flickr更可隨時遙控用戶的手機拍照拍片。有部分apps理論上還准許截聽電話或在用戶不知情下打收費電話。
fb:測試用途資料無交第三者
《星期日泰晤士報》調查英國50個流行Android apps(應用程式),發現其中6個,包括社交網facebook及Badoo、Yahoo!Messenger和照片分享網站Flickr,在Android apps使用條款中,授權開發商閱讀用戶儲存於手機或SIM卡的短訊。其中fb的條款,要求用戶准許fb接收、處理、撰寫及閱讀短訊。fb回應時強調,雖然徵求了用戶授權,但目前僅限於測試用途,並未閱讀過大多數用戶的短訊,亦沒有將有關資料轉售第三者。雅虎及Flickr則稱,此做法是為了「安全要求」。Badoo則表示,只會查閱與SMS付款系統相關的短訊。
七成人下載不讀條款
該報調查指出,七成手機用戶很少或未有閱讀apps使用條款,就同意下載。iPhone一些apps的用戶條款,更長達1.7萬字,相信絕少人會仔細閱讀。部分公司有時更會未經授權擅取資料,例如twitter承認其iPhone app在用戶不知情下,會複製用戶手機的電話簿。
允開發商擅自打電話
報道又稱,受歡迎遊戲憤怒鳥亦會調查用戶身處的位置及通話對象。部分小規模開發商的apps更會截聽電話,例如Tennis Juggling Game經用戶授權後,可透過截聽用戶打出電話,將等候鈴聲變成廣告;即使用戶關閉程式,它仍會繼續截聽。開發商稱,新版本已刪除有關條款。
Justin Bieber Droid Wallpapers app的條款就更離譜,除追蹤用戶位置、監察全部網上瀏覽資料、識別用戶的電郵及fb帳戶,更可擅自打電話。報道發現,在50個受查apps中,有8個容許開發商打電話。專家警告,部分apps可能在用戶不知情下打貴價收費電話。
負責Android平台的Google回應稱,他們的下載系統,有提醒消費者每個app可能取用客戶什麼數據,客戶要在同意後才能下載。但業界專家指出,很多apps只是軟件開發商的掩飾工具,真正目的是蒐集大量個人資料。部分資料會被轉售廣告商,令用戶收到大量垃圾信息和廣告。雖然資料轉售時,用戶姓名會被隱去,但專家認為被蒐集的資料太大量,仍可能令用戶身分曝光。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