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腎炎及其營養防治

腎炎是指兩側腎髒非化膿性的炎性病變。腎因腎小體受到損害而出現浮腫、高血壓、蛋白尿等現象,是腎髒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

急性腎炎是機體內因感染後引起抗原存在,因而造成腎髒持續性免疫損害而發病。慢性腎炎除部分由急性腎炎轉變而來外,還可由其他多種原因引起。慢性腎炎可分為普通型、腎病型、高血壓型三種。急性腎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浮腫、高血壓、少尿、血尿和蛋白尿等。慢性腎炎是以水腫、高血壓、蛋白尿為其主要臨床表現的,三種類型各有其獨特的癥狀,但不是絕對區分的,可以互相轉化。

急性腎炎的飲食調理

急性腎炎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應根據病情而定。發病初期,尿少、有氮質瀦留者,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每日攝入量應限制在20∼30 克,應供給易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如牛奶、雞蛋、瘦肉等。當病情好轉,尿蛋白減少時,飲食中的蛋白質可逐漸增加至正常攝取量。飲食中可保持高糖、低脂,以維持機體的熱能供應。糖類除從主食(面粉、大米)中攝取外,可適量補充些蜂蜜、果汁等。要低脂肪,而且要控制動物脂肪,但生長期的兒童一般不應限制過嚴,以保證熱量的需要。

要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堿性食物,以調節體內酸堿平衡(因患者尿液ph偏酸),有利于機體恢復健康。在急性腎炎的早期,有浮腫、少尿、高血壓或心力衰竭時,要嚴格限制鹽和水的攝入。待浮腫減輕,尿量、血壓恢復正常後,可進低鹽飲食,每日食鹽量不宜超過2克;每天進水量應限制在1000毫升以內,待浮腫完全消失,就可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如患者少尿時,應限制鉀鹽,每日鉀鹽量應少于500 毫克,含鉀高的食物,如牛肉、雞肉、瘦肉、馬鈴薯、韭菜、莧菜、芹菜、油菜等,應盡量少吃。

急性腎炎患者為減輕腎髒負擔,應限制刺激腎髒細胞的含嘌呤高的食物,如菠菜、芹菜、小蘿卜、豆類及其制品等。

慢性腎炎的飲食調理

慢性腎炎多由急性腎炎演變而來,病程較長。由于腎小球的慢性炎癥逐漸損害腎髒導致腎功能不全。病人可出現疲勞乏力、食欲不振、水腫、貧血、高血壓等癥狀,嚴重的可發展至腎小球功能衰竭而死亡。飲食控制的原則與急性腎炎基本相同,但腎功能減退者,其控制應更為嚴格。

全日食品量及飲食舉例

1、急性腎炎
大米275 克、面粉50 克、瘦豬肉50 克、魚75 克、雞蛋40 克、青菜150 克、卷心菜150 克、菠菜100 克、干粉絲10 克、隻果150 克、豆油25 克、食鹽2∼3 克。
總計︰蛋白質50.39 克、脂肪60.48 克、糖類295.82 克,總熱量︰1857.20 千卡。

2、慢性腎炎
谷類(大米、面粉、小米、玉米、紅小豆、綠豆)250∼400 克,肉類(豬肉、牛肉、雞、魚、蝦)及蛋、豆制品150∼200 克,蔬菜500 克,水果500 克,牛奶200 克。
總計︰蛋白質58∼80 克,脂肪59∼67 克,糖類257∼410 克,食鹽2∼3 克。總熱量1791∼2563 千卡。

食療方法

1、大蔥5 根,黑魚1 條,赤小豆30 克,冬瓜1500 克。將黑魚去鱗及內髒,洗淨,加水5 碗與另3 味一起煎至3 碗,吃魚喝湯後蓋被取汗。每日1 劑,連服7∼8 劑。適用于風熱型急性腎炎。
2、冬瓜500 克,赤小豆50 克,大米100 克。將冬瓜去皮去瓤,洗淨切塊,加水與赤小豆、大米共煮粥服食。每日l 劑,分2∼3 次服完。適用于急性腎炎之浮腫尿少,慢性腎炎者忌服。
3、姜皮6 克,冬瓜皮、車前草各15 克,水煎服,每日2 劑。適用于風熱型急性腎炎,顏面浮腫,並伴有惡寒發熱,咳嗽,頭暈,小便不利等癥。
4、香菇適量,水發、洗淨、去蒂,加冰糖共炖,溫服。每日1 劑,連服10∼15 天。適用于急、慢性腎炎。
5、鵝肉500 克,精鹽、味精、料酒、醬油、姜絲、蔥末各適量,一同下鍋烹制菜肴,趁熱服食,當天分數次吃完。
6、檳榔果皮15 克,鮮荸薺草50 克,加水煎服,每日l 劑。適用于急、慢性腎炎。
7、鮮生姜9 克,桂枝6 克,大棗6 枚,粳米60 克,加水煮粥,供早晚餐服食,可常服。
8、鮮薺菜60 克,車前草60 克,加水煎服,每日1 次,15 天為1 個療程。
9、赤小豆洗淨,加水煎服,熟後兌入白糖調服。每日l 劑,分2 次服完。適用于慢性腎炎。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