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浸會醫院狂收孕婦恐重量不重質

浸會醫院狂收孕婦恐重量不重質圖片1
浸會醫院去年有1.2萬名嬰兒出生,該院五名駐院婦產科醫生每人每月平均接生60個嬰兒。

有「生仔醫院」之稱的浸會醫院有153張產科病床,是本港之冠,去年有12,450名嬰兒出生,預期明年有1.2萬名。浸會現時有五名駐院婦產科專科醫生,包括馮德源、李朝暉、麥浩樑、蘇忱及黃凝。該院回覆本報查詢時承認,會將醫院約20%至30%產子名額分配給駐院醫生,其餘分給掛單私家醫生。

若以1.2萬嬰兒出生計算,五名駐院醫生最多負責3,600宗產子個案,每人每年720宗,即每月60宗。浸會發言人稱,病人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醫生,故產子數目未必平均分配,部份醫生可能較多或較少。駐院醫生需負責「執仔」、其他婦科手術及門診;對於「執仔」數目是否過多,發言人強調醫院及醫生會確保能應付工作量及病人安全,如醫生能預早安排剖腹手術時間。

其他私院規定駐院醫生「執仔」數目明顯較少。養和醫院每月有200至300名嬰兒出生,六名駐院婦產科醫生每人每月平均負責20多宗個案。副院長陳煥堂不評論每月接生60宗是否有問題,「如果個醫生唔使陪屋企,又唔使做行政,成副心機放晒落去接生當然做得到」,但表明養和不建議駐院醫生收症太多,「我哋重質唔重量」。

仁安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余啟文稱,該院四名駐院醫生每人每月平均接生約30宗,雖沒硬性規定掛單醫生每月接生數目,但一般情況下「唔可以咁多(60名)」。

余啟文指,若掛單醫生每月接生60名嬰兒並要做婦科手術,又要到不同醫院工作,則接生數目可能太多。但駐院醫生留守醫院工作,毋須「走來走去」,較難評論每月接生60宗是否太多;「要睇邊個醫生,如果做得好都可以,不過都唔鼓勵做咁多」。他認為,醫生每月接生30宗「收入都應該好滿意」,院方必須保障產婦及嬰兒安全,「如果醫生做得太多,做得唔好,醫院要揹鍋」。

婦產科專科醫生張啟斌表示,若醫生同時負責接生、做其他婦科手術及在門診診症,而一個月接生60名嬰兒「算幾多吓」。但究竟醫生每月可接生多少名嬰兒,或每日應為多少名孕婦進行產檢,中文大學婦產科名譽臨床副教授張德康坦言,本港或國際間也沒有相關標準。

「一次產檢後產房先見」

但有私家婦產科醫生批評,倘接生數字太多,每名孕婦可獲分配的時間自然減少,恐影響服務質素。假如有醫生每月接生80個,「隨時做一次產檢之後,醫生同個大肚婆就會喺產房先再見」。

記者上周六上午到浸會婦產科中心,佯稱為內地親友查詢該院分娩服務。一名女職員稱今年所有分娩額已額滿,明年1月只剩餘小量床位,未有回應駐院醫生接生數字問題,只強調孕婦倘由該院醫生接生,至少要在該院接受兩至三次產前檢查。

當日等待產檢的孕婦不多,來自內地的余生和太太認為,醫生每月為多少名孕婦接生並不重要,「最重要那些醫生是否夠專業」,不擔心因接生太多而影響服務質素。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