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 Sir 一家接連受流感侵襲,仔女更曾因此出現併發症,見過鬼怕黑,從今以後會乖乖打流感疫苗。政府去年推出「流感疫苗資助計劃」,家長反應冷淡,截至一月,接種率不足三成。原因眾多,有人不相信疫苗功效、有人嫌煩,甚至嫌貴!
不過,若果曾經歷流感病毒引致併發症,死過翻生,一定會改觀,所以幸運從鬼門關逃脫的欣欣和Marco ,踏入今年一月至三月的流感高峰期,已一早打定流感針。
抽驗鼻液,發現欣欣感染的正是本港常見的H1N1 甲型流感病毒。
病假連同聖誕假期,欣欣放了近個半月假,媽咪正加緊幫欣欣溫習趕上進度。
剛踏入2009 年,上天即給予中學體育主任King Sir 一個大考驗。於聖誕假期尾聲,六歲大的囡囡欣欣突然發燒,見過家庭醫生,甚至到過急症室求診,仍無法退燒,病情更急轉直下,發燒之外還開始腰痛。
由於擔心欣欣病況,King Sir 無法入睡,徹夜上網搜尋有關流感和腎炎的資料。
攻腎日誌欣欣Day 1 發燒,家庭醫生診斷為一般傷風,處方退燒藥。
Day 2 10pm 發高燒,服食退燒藥,高燒稍退。
Day 3 4am 再發高燒,馬上前往廣華醫院急症室,當值醫生確診為普通傷風感冒,毋須留院,繼續處方退燒藥。
6am 開始腰痛,痛得一直哭,無法入睡。
10am 終於退燒,立即往見私家兒科醫生,診所內打消炎及退燒針後,即時入院。
Day 4 證實感染甲型流感,並入侵腎臟,引致腎炎,共留院四日。
急症被拒「小朋友發燒不算罕見,但欣欣的高燒時退時來,最後更因為腰痛到喊,當時我認為應該不是一般腰痛,可能同腎有關。」在廣華醫院急症室確診為傷風感冒引起的發燒,醫生只處方退燒藥。返家後,King Sir 擔心得無法入睡,徹夜上網搜尋有關流感和腎炎的資料。「當發現急性腎炎會腰痛、眼腫,我即時嚇到腳軟,因為欣欣有齊兩種症狀。」
病毒攻腎折騰一夜,King Sir 再送欣欣入私家醫院,入院後欣欣又再發高燒,無法進食,情況不樂觀,King Sir 夫婦心急如焚,醫生馬上注射調節免疫功能的丙種球蛋白,並慢慢增加劑量。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陳滿章醫生解釋:「病毒入侵身體後,身體的免疫系統會產生自然防禦功能,製造抗體攻打病毒,引致發燒等免疫反應。
「而丙種球蛋白主要從人體血漿中提取,能調節免疫功能,最重要是可以中和不正常的免疫反應。」
欣欣終在注射了丙種球蛋白的二十四小時內退燒,腎炎症狀亦逐步消除,留院四日後,終於可以出院,令King Sir 夫婦放下心頭大石。「欣欣出事後,我根本無法入睡,連續四十幾小時不眠不休。」幾日間,King Sir 暴瘦八磅,擔心程度可想而知。
父子齊中招其實,欣欣留院期間,King Sir 和囝囝俊仔都相繼感染流感,估計被欣欣傳染,為防再出事,醫生開出抗流感病毒的「特敏福」予兩人,「我是成人,抵抗力較好,服用一個療程就無事,俊仔就要兩個療程先清除所有病毒。」
其實十年前,俊仔四歲時,亦曾懷疑因流感病毒併發突發性血小板缺乏症(ITP ),引致內出血,命懸一線,醫生更叫King Sir 夫婦作好心理準備。經歷兩役奪命流感襲擊,King Sir 終於「知錯」。「以前認為小朋友應該靠自己製造抗體,亦想不到流感可以如此恐怖,所以一直無打預防流感疫苗,以後一定年年打。」
雖然專家強調,流感大多會於一星期內自動痊癒,併發症並不常見;但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本港每年平均有逾千名兒童因流感併發症入院,嚴重個案每月達三十宗,家長不應掉以輕心。
入心日誌MarcoDay 1 出現感冒病徵,服食成藥,病情反覆。
Day 5 發高燒,向家庭醫生求診,獲處方退燒藥等支援性藥物。
Day 7 病徵未除,Marco 仍然上班,更開始咳嗽及氣喘,即往見家庭醫生。檢查發現肺有雜音,懷疑有肺積水,要即時入院。
Day8 情況急轉直下,證實感染甲型流感,並入侵心臟,引致心肌炎,更因此誘發急性腎功能衰竭,無法排尿,要接受洗腎。入院初期已陷入半昏迷狀態,即時移送深切治療部,治療兩星期,合共留院三星期。
梁永雄醫生警告,抵抗力強的成年人,免疫系統可能對病毒有激烈的反應,因而誘發併發症。
流感高峰期剛開始,因此梁淑茵醫生指出,流感求診數字未有下降跡象。
壯年亦出事流感病毒除了攻擊抵抗力弱的兒童,對身體健康的成年人一樣有威脅。三年前,三十四歲的Marco ,是工作繁忙的專業人士,但他定期做運動,體格甚fit ,誰知一次流感,幾乎喪命。當年Marco 發病時,遇上手頭上有大project ,他以為傷風感冒,可以只靠成藥處理,食足四日,不單無效,更發高燒,終於乖乖求診,聽話食藥但仍然繼續上班。
兩日後Marco 終於出事,心臟專科梁永雄醫生憶述:「當時情況好差,肺水腫兼血含氧量低,要即時打去水針、吸純氧;同時又發現心臟酵素高,心臟功能猶如七十歲老翁。」
醫生證實Marco 由於流感病毒入心,引發心肌炎,入院最初的五、六日,一直半昏迷。在深切治療病房內,Marco 更因急性腎功能衰竭而要洗腎。「心臟情況差到幾乎要用人工心臟,幸好他最後在抗病毒的藥物加抗生素混合治療下,終於慢慢康復。」
休息要緊逃離鬼門關,Marco 終於明白疫苗的重要性,從此年年都打定預防流感疫苗。梁永雄醫生補充:「感染流感,必須好好休息,切勿自恃後生身體好,因為若自身免疫系統強,反而可能出現更強的免疫反應,產生過多抗體,自己打自己,誘發併發症。」
常見的流感併發症包括肺炎、心肌炎及腦膜炎;浸會醫院保健中心家庭醫學梁淑茵醫生指出:「若及時處理,併發症不會有長遠後遺症,但若果延醫,便可能誘發器官衰竭,最終導致死亡。」梁醫生特別提醒家長:「小朋友可能不懂表達感受,家長應留意子女染病期間的精神狀況,如果有食不下嚥、
、玩都無心機,就應盡快求診。」
小心中「毒」流感病毒傳染性極高,特別容易於擠迫的密閉環境中,經空氣或飛沫傳播,亦可透過接觸患者分泌物而感染。由於病徵和一般傷風感冒相似,容易被忽略,所以若處理欠佳,可誘發嚴重併發症,導致死亡。
流感病徵
‧全身性,例如肌肉疼痛。
‧發高燒(38 ℃或以上)
‧發病快速
‧非常疲累,全身痠軟。
‧康復期較長,約一星期。
感冒病徵
‧局部性,例如流鼻水。
‧不一定發燒
‧發病相對較慢
‧只有局部病徵,精神尚可。
‧康復期較短,約數天。
資料提供: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陳滿章、浸會醫院保健中心家庭醫學梁淑茵醫生
每年約有一千名長者死於流感併發症,所以應注射疫苗保安全。(《蘋果日報》圖片)
中招高危族流感病毒專向老弱埋手,全因此類高危族人士抵抗力弱,又經常聚集成群,容易傳播或受感染,而經常接觸高危族的醫護人員,同樣容易中招。
1 幼童和學童
2 老人家,尤其是住在院舍的長者。
3 長期病患者,例如糖尿病、腎病、心臟病或癌症病人。
4 學校教師、院舍及醫院的醫護人員
兒童抵抗力弱,又經常聚集於細小空間,例如課室,陳滿章醫生提醒家長,應為六個月至十六歲的子女接種疫苗。
陰濕併發症去年底衞生防護中心接獲五十六宗兒童流感個案中,三分之二為六歲以下,當中出現的嚴重併發症主要為肺炎、腦膜炎及心肌炎。家長應小心留意病童情況,一有懷疑,必須馬上求醫。
併發症 病徵
肺炎 頭痛、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及困難等
腦膜炎 發燒、嚴重頭痛、頸梗、怕光、食慾不振、嘔吐、紅疹及痙攣等
心肌炎 氣喘、心律不正、頭暈及胸口痛等
資料提供:浸會醫院保健中心家庭醫學梁淑茵醫生、心臟專科梁永雄醫生
1
2
疫苗年年打流感由不同類型的病毒引起,分甲、乙、丙型,而本港最常見的是由H 及N 組成的H1N1 及H3N2 兩種甲型流感。
1 疫苗組合年年不同,今年組合為布里斯本型H1N1 、H3N2 及乙型佛羅里達。市民注射的疫苗含有以上三種病毒。
2注射病毒後,身體免疫系統會產生H 和N 抗體。由於H 比N 的變異較多,就算H 變異,疫苗中的N 仍有一定功效,有助減低併發症風險和死亡率。
資料提供:衞生防護中心、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陳滿章
注射流感疫苗費用由一百至二百元不等,接種後整體約可減低六、七成中招機會,絕對值得打。
銀菊感冒茶
強身抗流感除注意衞生、運動強身外,亦可常飲由中大中醫學院教授梁頌名推介的保健湯水,預防流感及紓緩症狀。
綠豆葛根湯
材料:板藍根5 錢、葛根1 兩、綠豆1 兩
製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可預防流感。
銀菊感冒茶
材料:金銀花5 錢、野菊花5 錢、板藍根1 兩、蘆根8 錢、蒲公英5 錢、生甘草2 錢
製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效: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可預防流感,或消除流感初起病徵。
公英貫眾湯
材料:板藍根1 兩、蒲公英1 兩、大青葉1 兩、貫眾5 錢
製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效:清熱解毒,可紓緩流感病徵。
注:以上材料以一人分量計
7 歲男童因患流感到急症室求診,兩日後入住屯門醫院深切治療部,疑因併發急性壞死性腦病,最終不治。(《蘋果日報》圖片)
奪命事件簿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引致嚴重的併發症,可於短時間內置患者於死地!衞生防護中心去年設立的兒童嚴重併發症監察系統共接獲五十六宗呈報,其中有兩成三患者證實感染流感,八人死亡,市民要加強抗「毒」!
09 年1 月
3 歲巴基斯坦裔男童疑患上流感,其間只服食成藥,病情反覆,三週後突陷入昏迷,送院急救後不治。
08 年11 月
一名患流感卻沒有求診服藥的印尼婦人,疑因流感病毒影響心臟,導致心肌發炎擾亂心跳,在睡夢中猝死。
08 年4 月
11 歲男童輕微發燒,三日後入住威爾斯親王醫院,翌日神志不清轉入深切治療部,疑因流感併發腦炎陷入昏迷,最終不治。
08 年3 月
3 歲女童因發高燒,往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離開醫院途中突然昏迷,送院後不治。其後證實她感染甲型流感H3N2 ,導致心跳不正常而猝死。
醒你香港的流感高峰期通常在每年一至三月和七至八月間,而流感疫苗須於注射後約兩至三星期才發揮效用,因此最好在九至十一月前注射。
感染流感,應戴口罩以防傳播病毒,同時亦有研究發現,於流感高峰期間,有戴口罩的兒童,被傳染的機會率是不戴口罩兒童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