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農曆正月二十六日,就出現了「觀音借庫」人潮熱鬧的新聞,不過這個「借庫」不是在佛經中有記載,而且根據佛教的道理也不附合。
民間留傳觀音開庫起源:為甚麼觀音每年會開庫一次呢?傳聞古時有五百位護法羅漢,為了測試觀音大士,於是易容為和尚,齊往觀音廟化緣,當時觀音大開倉庫之門,所有護法羅漢都可享用齋菜,而剩下的齋菜就送到凡間,供平民百姓享用,後人就稱之為「觀音開庫」了。
在溫暖人間曾寫過有關的文章,有較詳細的報導,現在「觀音借庫」是民間把觀音菩薩天神化和世俗化的表現。
「觀音借庫」緣起傳說
雖然以觀音為主角,然而「觀音借庫」並非佛教的傳統,與佛法風馬牛不相及,所以香港最具規模的佛教道場,例如寶蓮禪寺、西方寺、志蓮淨苑、大嶼山觀音寺、赤柱觀音寺等,都沒有提供「觀音借庫」服務。
究竟「觀音借庫」從何而來?坊間流傳多種說法,其中西環太平山街觀音堂的一段來歷,有跡可尋。
該觀音堂的負責人鄧紀蓁透露,觀音堂是鄧氏祖業,有180年歷史,至今已是第五代經營。而「觀音借庫」的習俗,就是由該堂創立。
開庫只為公益
七十歲的鄧老先生細說當年,話說清嘉慶年間(約1818年),英國人仍未來香港,鄧先生高曾祖在水坑口海傍生活,太婆篤信佛教,有一天看見海上有一大塊浮木飄到腳下,她心有所悟,就把這塊木頭供奉,靈驗非常,引來漁民一同上香祈福,一時香火旺盛。鄧太公兄弟二人把收來的香油錢,在太平山街擇地建廟,再從佛山請來工匠,把那大塊木頭雕刻成觀音聖像,廟宇命名為「觀音堂」。
根據鄧紀蓁的憶述,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間,鄧氏祖先有感當年民生困苦,很多小孩未能入學,就參考觀世音菩薩「孝子修建洛陽橋」的故事,始創「觀音借庫」,作為扶貧助學善舉,並以對聯寄意︰「重見洛陽橋下水,大開香海庫中金」,說明此舉旨在籌募善款,為社會公益事業盡一分力。可惜事移勢易,如今「觀音借庫」原意已經變了質,變成個人求財發達的捷徑,實始料不及。
但求心之所安
鄧老先生一再強調︰「太平山街觀音堂各代負責人均遵照先賢訓示,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向觀世音菩薩化錢,無非希望大眾能求心之所安,各人如果能夠在生意上賺多一點,便要作為奉獻社會的資糧,並非只有單方面向觀世音菩薩求財,這樣做只會加劇人的慾念,而人的慾念愈多,只會煩惱愈多。」
鄧老先生說自己研讀《法華經》,最深刻的體會就是:人心所安。安心,比甚麼都重要,而安心,卻非金錢能夠換取。
如今太平山街觀音堂仍然保持「觀音借庫」服務,不過有異於其他廟宇的做法,「庫房」不會提供有銀碼的「借據」,只有「一本萬利」、「從心所欲」、「丁財兩旺」等傳統祝福語。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