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日韓] 東京倫敦地鐵的人間風景

坐在東京地鐵車廂內,無論什麼時候,正午或傍晚,也看見學生或salaryman在睡覺。這一天,沒有例外。例外的是,這個下午,列車停站後,我聽到女士在月台吵鬧,我到處張望,發聲的女士我看不見,可是卻發現整個車廂,就只有我在張望,其他乘客頭不抬眼不張,保持他們慣有動作,讀書、睡覺、聽歌、看電話……繼續靜靜地活在他們的世界。這是冷靜還是冷淡?

東京充滿疲憊

只想起1995年3月20日的沙林毒氣事件。想起村上春樹的《地下鐵事件》裏,描寫那時候的乘客,明明嗅到非比尋常的怪味,卻依舊冷靜地置之不理坐在車上。

東京的地鐵人間(應該還包括JR火車)就是冷漠與不快樂。乘客臉上不是掛着疲累,就是睡得東歪西倒。苦悶憂愁疲憊毫無保留寫在臉上,看得出生活壓力的重甸甸,把他們的肩膀都扛歪了。

朋友是道地日本  人,曾在三藩市  讀書,跟他聊起東京地鐵,深有同感﹕「我在三藩市時很想念日本的,可是回到東京,踏入車廂,看到疲累無助的表情。背上忽然發寒心裏一沉,這才是真實的日本。」

英國最國際化

真實總由許多面組成,旅遊書上的景點名勝,只是地方的其中一個真實面,那是歷史的、對外張揚的。地鐵裏的地底,或許才是社會當下的精神面貌。

在倫敦,遊客不會錯過大英博物館  、白金漢宮  、大笨鐘、海德公園等等,那記錄了大英帝國的豐功偉績。1863年,英國正處於維多利亞 時代,位於歷史高峰。倫敦地鐵在1863年正式通車,它是世界第一條城市載客地下鐵道。今天的英國,早就不是世界大阿哥了,倫敦地鐵的某些路線也老態龍鍾,延誤頻頻,倫敦人無可奈何下最愛拿它作笑話。可是倫敦地鐵還是最國際化,與它能相提並論的大抵只有紐約 。車廂內什麼人種都有,黑人、亞洲人、白人,更經常的情况是白人才是「少數族類」,上班高峰期的一趟地鐵,正好告訴你倫敦今天的人口結構。車廂內雖然細小侷促,卻沒有東京地鐵的疲憊不堪與落寞無奈。人是自在的,這邊的先生穿著20年前的皮褸,袖口已經磨損起毛,款式是過時的,可是他臉上沒半點矯揉與自慚,那邊的美少女活像是Agyness Deyn,一身亮麗BritishRock。而且誰也沒對誰另眼相看,能見怪不怪,能包容,並不一窩蜂追求同一價值觀,這才是國際大都市的氣度。

東京倫敦地鐵的人間風景圖片1
風光明媚的早上,陽光溫暖地跑進車廂,可是東京人也顧不得欣賞,大部分依舊在睡覺。

東京倫敦地鐵的人間風景圖片2
倫敦地鐵是歷史第一條載人地鐵,1931年由Harry Beck設計的地鐵圖亦是劃時代設計,他化繁為簡,地鐵圖不反映真實地理位置,卻因指示清楚,成為世界各地地鐵仿效的模式。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