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刺身必須存放在攝氏4度或以下,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胡釗逸解釋,大部分細菌在4度或以下都處於休眠狀態,暫停繁殖。他指即使市民吃下有菌壽司或刺身,這些細菌都會被人體胃酸「秒殺」。
胡釗逸警告,當溫度上升至攝氏10度或以上,所有細菌都會加快繁殖,包括致病的沙門氏菌屬及副溶血性弧菌,進食這些含致病菌的壽司或刺身,有機會出現食物中毒。對於商戶辯稱凍櫃融雪期會出現短時間溫度高於4度以上,胡釗逸指,由於細菌在4度或以下是處於休眠狀態,需要一定時間「甦醒」才開始繁殖,因此若只是短時間如兩至三分鐘溫度稍高,的確未必會令細菌繁殖。但胡警告,當壽司存放於較高溫度的時間愈長,進食風險就愈高。
中大微生物學系教授葉碧瑤亦指,攝氏15至20度是細菌繁殖的最佳溫度,以大腸桿菌為例,每20分鐘就能繁殖一倍。衞生防護中心早前發表報告指,過去10年間共有5,335宗食物中毒個案,每年6至9月都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過去10年食物中毒的個案中,超過7成由細菌引致,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及沙門氏菌佔最多,分別有54%和33%。在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個案中,最常見源頭是刺身(18%)和壽司(13%)。中心指,因原材料受污染而食物中毒的個案中,壽司是3大高危食物之一,佔9%;雞及燒味分別佔14%和11%。至於直接進食了受污染食材而中毒的個案中,3大元兇是生蠔、刺身和蛋糕,分別佔31%、22%和11%。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