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豬流感即將殺到,政府估計15%市民曾受感染,另有約13萬人已接種疫苗,相信120萬人已有豬流感抗體,但25至64歲群組中只有少於一成人有抗體。有專家表示,政府應將接種豬流感疫苗計劃,放寬至全港市民,若市民擔心副作用,可先注射肺炎鏈球菌及季節性流感疫苗。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梁卓偉昨表示,香港大學研究發現,第一波豬流感爆發後約15%即逾100萬名市民有豬流感抗體,另外約13萬人已打疫苗,即共約120萬人有抗體。驗血結果顯示,14歲或以下市民中54%人有抗體,15至24歲則約19%,25至64歲少於10%人,65歲或以上約20%人有抗體。至今有228名豬流感病人需接受深切治療,大部份人康復,但部份人有後遺症,如肺部受損,需長期靠儀器輔助呼吸。
梁卓偉表示,政府不會推銷或硬銷疫苗,亦不介意疫苗滯銷,因當初買疫苗只是買保險,最重要是第二、三波豬流感疫潮中能減少入院及死亡率。打疫苗利多於弊,本周開始為院舍長者打疫苗。他又指,本周衞生防護中心科學委員會開會,該中心正就本港首宗打疫苗後出現吉巴氏綜合症個案,諮詢海外專家意見,以斷定是否與疫苗有關。
伊利沙伯醫院深切治療部顧問醫生黎鏡堯表示,該院接獲1名成年人及1名兒童,感染豬流感後出現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的後遺症,主要因抗體攻擊腦部,導致抽筋及昏迷;該病可致終身癱瘓及死亡。
黎指,同時感染豬流感及其他細菌會增加死亡率,以往一半感染流感及其他細菌的死者,均感染肺炎鏈球菌,故若市民擔心豬流感疫苗引致副作用,可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季節性流感疫苗對豬流感有交叉保護作用,市民可先接種,直至一至兩個月後豬流感疫苗副作用較明朗才接種。既然現時疫苗過剩,政府應放寬注射計劃至全港市民。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