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資訊分享] 政府研高危者打3種疫苗,一般人須平衡新疫苗致癱風險

政府研究今年冬季流感疫潮來臨前為高危者「三針齊下」,港大研究顯示,長者兼打肺炎鏈球菌及季節性流感針,死亡率和入院次數分別可減26%和13%,至於甲型H1N1流感疫苗,專家認為高危者值得接種,但一般人則要平衡打針後有可能致癱的「吉—巴氏綜合症」風險,醫管局平均每年接收的有關個案多達70宗。

食物及衛生局會在本月決定季節性流感針、新型流感針和肺炎鏈球菌針的接種建議和訂購數量,身兼防疫科研應變小組成員的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昨日接受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訪問時表示,目前的新型流感基因排序顯示,3個關鍵的毒性基因(包括毒素、細胞腺生長能力、是否有蛋白能中和身體干擾素的反抗能力)不是太完整,但只要基因有輕微改變,也可變成較季節性流感更強的病毒,甚至連抗流感藥特敏福也無用。

長者打兩針死亡率減26%
專家小組正討論接種3種疫苗以防新型流感在冬天對本港構成的殺傷力,港大去年在港島西展開研究,長者兼打季節性流感針和肺炎鏈球菌針後,該年的死亡率減26%,入院次數亦減13%,顯示兩針齊打對長者保護甚大。

袁說,要決定是否接種新型流感疫苗,其一要考慮是打針後會否引起致癱的副作用,因疫苗廠因應市場需求推出的新疫苗佐劑,會令免疫反應很強,副作用難以預測,1976年美國爆豬流感全面接種新疫苗,當年每100萬人便有10人出現「吉—巴氏綜合症」,即打針致癱。
很多專家雖認為再出現此情的風險不大,但袁強調不能掉以輕心,醫管局有關「吉—巴氏綜合症」的數據顯示,即使像平日並無打新型疫苗、無用新的疫苗佐劑,每年也有70宗「吉—巴氏綜合症」個案。他說,對於流感高危群如長幼者和孕婦,據美國數據死亡率達0.1%,即每1000人有1人死,相對患「吉—巴氏綜合症」風險,新疫苗也是值得接種。

18至64歲年青力壯者染新型流感每10萬人則有1人死,袁國勇說,此批非高危群是否值得打,支持數據並不太清楚,當局要向公眾清楚解釋風險。

另外,本港昨日並無新型流感確診個案,但有64人須送院接受測試,當中25人已排除感染新型流感,其餘39人化驗仍未有結果。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