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拓保險業務內銀股要買
2009年06月04日
(3人)瀏覽人次:1,900 回應:1 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從昨日《蘋果日報》財經版,看到交通銀行(3328)快准入股保險商之報道,而據指出,交行及北京銀行入股內地保險公司的計劃已先後獲中國保監及中國銀監批准,現在只等國務院審批云云。基本上,筆者認為國內的銀行進一步從事保險業,對內銀股的整體發展極為重要。
在銀行業中有兩項主要的收入來源,
分別為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兩項,而在歐美的大型銀行之收入分佈,一般是50、50之比或60、40之比。至於本港的銀行,例如恒生銀行(011),它在2007年的非利息收入大約佔總收入的41%,而在2008年的非利息收入大約佔總收入的30%。此外,中銀香港(2388)在2007年的非利息收入佔總收入的29%,而它在2008年的非利息收入佔總收入21%。但由於有雷曼迷債事件影響,本地銀行股在2008年的非利息收入一項之跌幅相對較大,故不能作準,反而可參考2007年的數據,
顯示非利息收入大約佔總收入的3成。
至於現時的內銀股,
例如交行它在2008年的非利息收入僅佔總收入的15%,此外,建設銀行(939)在2008年的非利息收入亦只佔總收入的16%。由此可見,一眾內銀股的收入仍是透過傳統借貸業務而來的利息收入,
故此相對上內銀股在非利息收入方面之拓展空間頗大,有機會進一步提高內銀股的盈利增長。
中財險受壓力較大
放大圖片
在內銀股中,由於三間大型銀行在內地的分行網絡極之龐大,故在擴展非利息收入方面之業務,肯定會優於其他較小型的內銀股。而從事保險相關業務,相信應可提高非利息方面之收入。仍記得早年本港的某大銀行積極從事保險業務一段時間後,便輕易地從某大保險公司手中,取得本港保險業極大之市場佔有率,可見銀行在這方面之優勢。
另一方面,筆者估計假若內銀股拓展保險業務,相信初期仍只集中簡單的保險業務及財險方面的業務為主,故對內地的人壽保險股的影響不大,但對中國財險(2328)的競爭壓力,則可能會相對較大。
整體上,內銀股加速拓展非利息收入之業務,應是另一個吸納內銀股之主要因素,尤其是ROE較高的兩間。
近日中財險的股價走勢與恒指頗為相似,一連3日在上試6元水平皆無功而回,未能進一步突破。而其9RSI亦已由高位回落,估計短期若中財險失守5.70元水平,則後市有可能要回試5.30元支持。
昨日港股一如周二,亦是在午後3時開始腳軟,而期指更厲害,由原來上升580多點,掉頭下跌,以下跌12點收市,明顯出現單日轉向形態。由於在0.382位18732點出現此形態,假若情況持續,則港股可能要小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