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秋天出現屙嘔腹瀉或發燒十分常見,原因多與轉季外感、飲食不節制加上脾胃發育未完成等有關。中醫指出小兒若先天脾胃較差,即使正常飲食亦會因難消化吸收致腹瀉,秋天推介家長讓子女多吃養胃健脾食物,如淮山煲粥煲湯或鮮炒百合都有健脾作用。
記者:梁麗兒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凌雅萍表示,臨床上秋天小兒腹瀉求診個案較多,佔總求診個案約10%至20%,估計與輪狀病毒在此時較活躍有關,多數病童求診時屬腹瀉後期或瀉後調理為主。在中醫角度,兒童的臟腑嬌嫩,包括肺、脾及腎先天不足,適應性較差,容易引起陰陽失調。若遇到天氣轉變,如夏天轉秋天,不慎受外邪入侵,都容易同時引起腹瀉問題。
進食了不潔食物、吃得過飽都會引起小兒腹瀉,也有部份兒童因脾常不足,即先天脾胃差較難吸收及消化食物,即使正常飲食都會受腹瀉問題困擾,例如飲茶吃了較油膩的點心會大便頻密或大便稀爛。
凌雅萍
凌指,容易腹瀉的兒童平日宜吃健脾食物,淮山屬平價的健脾補品,是平和食物,對肺、脾及腎有益,有益肺健脾、養胃作用。家長可烹調鮮木耳炒鮮淮山,或以乾淮山煲蓮子芡實瘦肉湯,有健脾化濕及安神功效。百合有健脾潤肺作用,可鮮炒百合或以百合煲湯、煲粥,例如銀耳百合南瓜粥可健脾安神,栗子也有健脾補氣功效。
兒童正值腹瀉後期,家長可煲有健脾和胃功效的淮山扁豆粥,此食療適合腹瀉後期或事後調理。凌稱,腹瀉後期或瀉後宜吃較黏稠的粥或軟飯,不妨在粥或湯內加入淮山、芡實、蓮子、薏仁、白扁豆及栗子,加強健脾益氣,有養胃止瀉作用;平日可飲用參芪薏仁茶補中益氣。由於腹瀉會令身體津液減少,痊癒後宜吃潤肺生津食物,例如蜂蜜、梨、枇杷及銀耳。
中醫認為外出飲食多辛辣煎炸及味精,例如薯條、炸雞髀等,容易令人上火,油膩食物則會惹痰濕,連同生冷寒涼食物一樣均損害脾胃,建議兒童少吃為妙。
食白飯養胃氣
小朋友下午茶吃太多零食,隨時影響晚飯胃口,甚至不肯吃飯。凌指,米飯有正氣、養胃氣作用,胃氣好可令人保持胃口及食慾,故兒童不能省去正餐的米飯,家長要控制子女的小食份量,建議正餐與正餐之間只吃水果,可免影響胃口。若子女正餐不肯食菜,不妨趁他們下午茶肚餓時提供蔬菜,可減少子女偏食。另外,秋天溫差大,兒童轉季穿著要適宜,不能太多或太少,穿多不但會削減入冬後的抗寒能力,出汗太多也會令毛孔擴張,容易遭外邪入侵。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61005/1979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