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例以靜脈輸液搶救病人是在1832年。當年霍亂在英倫三島肆虐。持續不停的腹瀉,令病人嚴重脫水。愛丁堡的Thomas Latta醫生,鑑於口服和灌腸補液體在病情嚴重的病人都不奏效,決定背城借一,把大量鹽水直接灌到瀕死的病人的靜脈裡。在對消毒無菌和電解質平衡都不甚理解的年代,居然給他用這方法在鬼門關前搶回一些性命,可算是異數。
靜脈輸液不可以用蒸餾水。清水會滲進紅血球內,令紅血球膨脹破裂,造成溶血。輸入血管的液體的濃度要和血的濃度相若,可以用0.9%的鹽水(即生理鹽水),或5%的葡萄糖水。
為吊鹽水的病人處方每天要吊的液體,是實習醫生的工作。鹽水、糖水、林林總總的電解質和添加劑,或會令初入行的新紮師兄們不知所措。其實背後的原理很簡單。正常的成人每天需要2至3公升水,不能進食的病人該每天輸液2至3公升。葡萄糖水和生理鹽水的比例是兩甜一鹹。從鼻胃管、引流管或腹瀉流失的液體,可按昨天流失的容量以生理鹽水補充,再按驗血的結果調校一下電解質(主要是鉀),就差不多了。
靜脈輸液(國內俗稱打點滴)是補充體液和搶救休克的病人最有效的方法,但有感染、靜脈炎、循環系統超負荷等風險。若果因患者的要求或經濟的考慮,為發燒感冒、宿醉或只是疲倦的「病人」打點滴,就違反了醫生「毋為害」(Do No Harm)的大原則了。
編按:版面調動,以上專欄改為逢週五刊出。
鍾尚志教授
鍾尚志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60605/1964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