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胸悶昏厥心臟猝死警號肥胖嗜煙酒高危

胸悶昏厥心臟猝死警號肥胖嗜煙酒高危圖片1
壯年忽然倒下猝死很多時與心臟問題有關,有研究更推算一年有近55萬中國人死於突如其來的心臟猝死。心臟科醫生指出,經常吸煙及飲酒、膽固醇過高、高血壓等人士均是高危族,再加上長期休息不足,隨時心臟功能已出問題。但心臟猝死並非毫無徵兆,感到胸悶、昏厥、氣促及心悸是病發前4大警號,市民不能忽視。

記者:於健民

心臟科專科醫生周榮興表示,心臟猝死是指心臟出現急性病變,誘發冠狀動脈硬化、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嚴重情況下可於一小時內死亡。很多心臟猝死個案事前未必有明顯徵兆,但日常會有一些身體警號,提示患者心血管可能已出現問題,例如在運動時感到胸悶、無故昏厥、晚上或睡覺平躺時容易氣喘、休息時心跳突然加速或減慢等。
胸悶昏厥心臟猝死警號肥胖嗜煙酒高危圖片2
周榮興醫生指身體會有警號提示心血管出現問題,市民不能忽視。

易誤當腸胃不適

周稱,上述症狀一般不會持續一段長時間,故容易被忽略,更誤以為只是小事一樁,未有去求診及檢查,例如有人會將胸悶誤當是腸胃不適或心情欠佳,又或是上班族誤將昏厥歸咎於沒有吃早餐。但他稱如斷斷續續出現這些症狀,或已反映心臟供血出現問題、血液倒流、甚至是肺積水等警號。如是50歲以上、肥胖、糖尿病、膽固醇過高人士,更可能令急性心臟病發作機率提升。

藥物助血管擴張

本港近年常見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硬化、心肌炎、心肌肥厚症等。周引述一項分析內地心臟猝死個案的研究發現,68%的35歲以上心臟猝死個案,患者是死於冠狀動脈硬化,35歲以下人士的主要心臟猝死原因則是心肌炎,佔34.7%。

急性心臟病一旦發作隨時致命,故只能及早預防,周指,除了增強體質及抵抗力、控制膽固醇及脂肪攝取量外,日常也要多注意出現心血管病症狀,並要儘早求醫。他以冠狀動脈硬化為例,該病主因是心臟血管不斷收窄,加上積聚膽固醇及脂肪而栓塞,病情較輕個案可以藥物治療,幫助血管擴張,促進心臟功能及防止血栓形成,若病情較嚴重者,及早接受通波仔手術,已能降低病發機率,亦代表能減低心臟猝死的風險。

為讓市民更加關注心血管疾病,荃灣港安醫院與仁濟醫院合辦心臟手術慈善計劃,一年內為20名合資格的心血管病患者提供心臟檢查及通波仔手術,費用全免,惟須先經過資產及入息審查。另外,荃灣港安醫院亦會為所有公立醫院轉介的心臟搭橋手術個案患者提供75折優惠。
from:http://hk.apple.nextmedia ... 160512/19608188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