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病人食粥畀腸胃抖一抖

每逢感冒發燒或屙嘔肚痛,家中長輩總會囑咐要食得清淡,最好食粥,究竟有病點解要食粥?食粥係咪好快啲?營養師指出,生病時食粥可減輕消化系統負荷,讓腸胃抖一抖,病到「死死嚇」時,可「慳返啲」能量及消化酶。粥更含豐富水份,可為病人補充水份,特別適合因不停屙嘔,而失去水份的腸胃炎病人食用。

記者:梁麗兒

註冊營養師鍾素珊表示,白米經高溫烹調後,部分碳水化合物會被分解,令人容易消化和吸收,升糖指數(即GI、用作計算食物引致體內血糖上升速度快慢)比白飯為高,可以為身體快速提供能量。白飯GI是76,粥的GI則是88。

當為患病家人烹調粥品時,要有營養,不妨加入瘦肉,炮製成碎肉粥,或加入碎菜葉,例如在將近煲完的時候,放入菠菜、生菜、娃娃菜等,或加紅蘿蔔、粟米都可以。但粟米相對難消化,部分腸胃病人士不宜。鍾指,要白粥煮得夠「綿」,要在前一晚將白米洗淨,然後放入加了水的盒中,再放入冰箱。煲粥時將冰米加入熱水,煲15分鐘即成。

若是吃外賣,魚片粥、瘦肉粥、碎肉粥及粟米粥為比較健康的選擇,不建議吃皮蛋瘦肉粥、柴魚花生粥等含醃製食物的粥。艇仔粥有魷魚、豬皮或較難消化,不建議病人食用。

鍾指,粥有和胃、健脾胃作用,特別適合長者、消化能力弱的人士食用。踏入秋天,秋燥令人皮膚繃緊、容易口乾,一般人包括病人,都可以吃「潤燥粥」,有養心、健脾胃、潤燥功效。當中採用性質平和的食材,做法簡單,使用半個鮮百合、2両瘦肉搞碎、半杯甘筍及「半嘜」白米,再煮成粥。

另一選擇是用十穀米煮成「十穀粥」,加入魚片、碎菜食用,含豐富纖維、礦物質及抗氧化物,有預防肥胖、心臟病、糖尿病及高膽固醇。病人除食粥外,想加快復原,可進食含豐富維他命C食物,如奇異果、橙、柑,或沖杯檸檬蜜糖水飲用。
from:http://hk.apple.nextmedia ... 151002/19317931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