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藥材先浸後煎更有效

藥材先浸後煎更有效圖片1
不少人會自行煎煮中藥服用,但藥材一旦處理不當有中毒危險。究竟浸泡中藥材可否沖走雜質及毒物?哪些中藥要先煎?翻煎的藥效會下降嗎?仁濟醫院─浸大中醫教研中心(仁濟)中藥師凌均義表示,煎藥前先浸泡藥材可令藥效發揮得更好,浸泡用的水可直接用來煎藥,毋須倒掉。

記者:梁麗兒

直接用浸泡水煎煮

浸泡藥材對煎藥十分重要,但作用不是沖走雜質或毒素。藥材表面含蛋白質,如直接用大火煎煮,蛋白質會凝固,令成份較難釋出,故先用水浸泡藥材,令藥材吸水後軟化,此時才煎煮,可令藥效更易發揮出來。正確的頭煎程序(即第一次煎藥)為先將中藥放煲內,然後用清水浸過藥材表面約2至3釐米,浸泡時間約20至30分鐘。之後直接用大火煎藥,毋須倒去浸泡的水。當水滾後再轉慢火煎40至45分鐘,隔渣倒出飲用。

頭煎翻煎混勻飲用

一劑中藥可煎一至兩次,通常頭煎的藥效較強,翻煎藥效較低,可將兩碗藥混勻後,分兩次飲用,可平均吸收藥效。如相隔數小時,或早晚服用,但要按中醫師的指示用藥。翻煎中藥時毋須浸泡,可直接將藥渣及清水倒入煲內,水位至藥材面即可,大火煲滾後,再以慢火煎30分鐘,隔渣倒出一碗即成。大部份中藥都可以翻煎,但治療感冒的中藥,因含有不少易揮發成份,如桂枝、薄荷葉等,若翻煎或降低藥效,只適合一次性煎煮。

質地硬中藥先落煲

質地比較堅硬的中藥宜先煎,因要用較長時煎煮才能發揮藥效,包括礦物類及貝殼類藥材,例如用於鎮驚安神的磁石及龍骨,以及用於平肝潛陽的牡蠣及珍珠母等。先煎的正確方法是落2至3碗水(每碗200毫升)用大火煲滾,再用慢火煎20至30分鐘,然後再加入其他藥材同煎。同時也有中藥材因成份容易揮發,不宜久煎,否則降低藥效,如木香、砂仁、薄荷葉及厚樸等應「後下」,即煎藥最後5分鐘才放入煲內。
from:http://hk.apple.nextmedia ... 150519/19152759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帶毒藥材煲一小時減毒性

藥材先浸後煎更有效圖片2
處理帶毒性的烏頭鹼類中藥要小心,仁濟醫院─浸大中醫教研中心(仁濟)註冊中醫師梁穎欣表示,製川烏、製附子等中藥材,應先煎煮約一小時,然後再連其他已浸泡藥材一起煲,若煎煮時間不足,未能減低毒性,可引發舌部或手部麻痹等中毒症狀。

梁指,求診病人自行煲中藥時常有「甩漏」,如錯誤地在煎煮前用清水沖洗藥材,若怕中藥有雜質,其實可隔渣飲用。另有不少病人因「冇睇火」致「煲乾水」,自行加水再煲,但其實已煲乾的中藥,藥效已變質,甚至會釋出有毒成份,不宜再飲用,即使再煲,也不能發揮任何藥效,提醒市民煲藥期間要「睇火」,如已煲乾水便應棄掉。

記者梁麗兒
from:http://hk.apple.nextmedia ... 150519/19152761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