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中心指出,港人攝取量糖份中最主要(32%)來自非酒精飲品,如汽水、茶及蔬果汁等。除國際品牌汽水深入民心外,近年標榜健康天然的本地品牌飲品店也越開越多,但部份飲品含糖量高。例如一支500毫升鴻福堂青檸檬柑橘薏米飲品含有35.5克糖,一支健康工房500毫升鮮百香果川貝枇杷露也含有37克糖。
國際品牌難改配方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最新指引,一般情況建議每人每日攝取的糖份不應多於25克至50克,即約6至12茶匙糖,上述飲品飲一支已佔每日糖攝取上限逾70%。
陳智思表示,曾與部份國際汽水品牌會面,發現要部份汽水商減糖較難,「唔可能淨係為香港改配方,如果美國總部唔轉,香港好難轉,決定權未必係香港」。
他指,一方面會繼續留意國際品牌飲品有否減糖行動,「如果外國做緊,可以配合我哋一齊做」;另一方面會嘗試與本地自家品牌飲品商商討減糖,「搵個負責人傾都易啲」。
陳又指,連鎖快餐店也是他的減糖目標,但並非要規管烹調時糖份含量,而是希望減少糖包份量,「呢批(糖包)用完,下批就細啲,市民會不知不覺中減糖」。
委員會內有不少成員來自知名品牌,如可口可樂、鴻福堂、美心集團及翠華茶餐廳。陳智思表示,成員以個人身份參加委員會,不想給予成員壓力要帶頭減糖,否則無人願意加入委員會,但希望本地品牌能踏出第一步。
健康工房市場部表示,鮮百香果川貝枇杷露加入冰糖及蜂蜜,配合產品中鮮果的天然糖份,達致平衡調配效果。為顧及市民對攝取糖份的關注,考慮推出細支裝330毫升飲品;該公司一直有推出低糖及無糖產品,未來研製新產品時會考慮採用更多天然而低熱量的糖。
鴻福堂表示,該公司已按食物安全中心指引,所有鮮製及大部份預製飲品每100毫升含糖量低於15克,現時超過30%飲品為低糖或無糖飲品。未來會研究更多健康配方,從供應商及原材料考慮有否減糖空間,長遠希望將低糖產品比例提升至50%。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50603/191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