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有研究發現,服用第三代避孕藥的婦女出現血栓機會,較不服用的婦女高四倍;而嚴重血栓有致命危機。有婦產科醫生指,華人出現血栓風險較西方人低,故若非痴肥、患肝病或家族有血栓病史,仍可服用。服用傳統避孕藥有變肥、水腫及皮膚轉差等副作用;而含黃體素屈螺酮的第三代避孕藥因副作用較少,比較普及。
不過,英國諾丁漢大學利用英國兩個大型醫療處方數據,分析15至49歲婦女服食避孕藥與血栓風險。結果發現,服用第三代避孕藥,婦女血栓機會較服傳統避孕藥高1.5至1.8倍,且較不服避孕藥女性高四倍。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說,第三代避孕藥在港亦普及,但因華人較西方人出現血栓風險低,故一般也可繼續使用。
靳指,據過往研究,服第三代避孕藥女性每十萬人有25人血栓;服傳統避孕藥的每十萬人有15人血栓;不服避孕藥的每十萬人僅五人血栓。相較變胖及皮膚變差等副作用,女士大部分會選擇服第三代避孕藥,但他提醒痴肥、有家族病史及有肝病人士,均不宜服避孕藥。由於乘長途飛機會增加血栓風險,靳醫生建議坐長途飛機前宜停服避孕藥。他亦提醒,服藥後若有喘氣或感一邊小腿脹痛、發熱,可能是血栓先兆,宜去檢查。
此外,靳嘉仁稱雖然避孕藥不用醫生處方,但每年亦應找醫生檢查,評估血壓、血糖、心血管及心臟情況是否適合服避孕藥。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