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歲的家明是壁球運動員,上星期經眼科轉介到運動創傷門診,原因是他練習時不小心拗柴,引致右腳的腳踭兩條韌帶撕裂,需要接受物理治療,但他在拗柴後依然強忍痛楚練習,因閃避不及被壁球擊中右眼,當時他沒有佩戴任何保護眼罩,引致右眼出血,視力模糊了大半天。幸好經治療後,視力已回覆正常。
研究數字顯示,每十萬名壁球運動員,一年受傷數字約五十至七十人,相對籃球、足球和排球引致嚴重受傷風險相對較低。但由於壁球運動員要在空間較小的場地作快速轉向走動和準繩擊球動作,並要兼顧對手走位和控制球拍揮動,所以碰撞、扭傷甚至被球拍擊中是少不免。可幸大多數隻是較輕微的運動創傷如拗柴、撞瘀或肌肉拉傷,偶然也會有較嚴重的膝關節韌帶扭傷或背傷。
總體來說,壁球引致的急性運動創傷都不算嚴重,勞損或慢性運動創傷更少。但壁球始終是一個高強度運動,偶然也會有一些較年長或患有慢性疾病的壁球愛好者打球時不適,甚至心臟病發而送院。故參與壁球運動前需具備一定體適能狀況。
壁球球速可達二百公里時速,在細小場地互相揮拍,被壁球或球拍擊中眼睛或頭部並不罕見。約十年前,有調查報告指出壁球是其中一種最容易引致眼睛受傷的運動,平均每一百名壁球員中有三至五人曾被擊中眼睛。但隨著加強佩戴保護眼罩的教育和條例實施,受傷數字近年已明顯減少,在青少年運動員的群組尤其見效。但近期另一調查發現只有約三成的成年運動員有佩戴護眼罩的習慣,大多只在比賽時佩戴,練習期間大多摒棄,似乎有關方面需加強教育及研發更多舒適實用的護眼罩。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執行總監容樹恆醫生
隔週二刊出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50324/1908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