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衰弱可能是因認知障礙症的徵狀,但有時卻容易與普通善忘混淆。為了更準備診斷認知障礙症或是善忘,外國有專家研究出一項「對話分析」,在診所或醫院中只需幾句對話,便可有85%分辨出來,方便醫護人員及早診斷及作出適合治療。
記憶問題可以是早期認知障礙症的徵狀,但也可以是因焦慮或抑鬱引致,這稱為功能性記憶失調(functional memorydisorder,FMD)。英國謝菲爾德教學醫院(Sheffield Teaching Hospitals NHSFoundation Trust)的研究人員便利用「對話分析」,以協助診斷。該院神經科顧問Markus Reuber指出,這方法同樣在德國協助診斷癲癇症患者。醫護人員只需要與患者有簡單對話,留意患者的回應便可診斷,成功率達85%。
Markus Reuber在先導研究中,邀請了100名進行分析。先向研究對象發問一組多條問題,如「你從哪兒來?你曾在哪兒讀書?」他稱,有認知障礙症的人士未能保留這些記憶及同時回應兩條問題;而FMD人士則可以回應有關問題。另一留意的是,FMD人士會用「正如我之前所說」、「如我所說」等短句,這表明了回答者的記憶在運作,當再被提醒時,他們亦會多加解釋,但認知障礙患者卻不會說出這些短句,也不會回應任何細節。
研究中亦邀請了研究對象的親友,發現認知障礙症患者被發問時,他們會遲疑及會轉向尋求親友協助,但FMD人士則不會。
研究團隊希望有關「對話分析」,可以獲得批准用於初步診斷之用,以及早分辨出認知障礙症患者,及時提供治療,減低漏診的機會。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