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1991年前輸血者染丙肝高危

1991年前輸血者染丙肝高危圖片1
丙型肝炎病毒可在身體潛伏數十年,並惡化至肝硬化與肝癌奪命。本港現時約有1.7萬個案,病毒演變成慢性肝炎的風險高達八成,比率遠在乙型肝炎之上。專家指出,輸血是感染丙肝的主要途徑,本港自1991年起才引入相關的血液測試,之前曾輸血的市民均是感染的高危族,建議要接受丙肝檢查確定有否染病。

記者:鍾麗霞

醫學界估計一半的丙肝感染是由輸血引起,其他高危因素包括共用針筒,也有25%個案感染原因不明。

23年前未有抗體測試

香港紅十字會於1991年才開始為所收集的血液樣本進行丙肝抗體測試,即在之前接受輸血的市民有感染風險。衞生防護中心曾估算,當中約10%感染了丙肝病毒。至於感染原因不明的患者,醫學界估計其中一個途徑是不安全性行為,透過體液或血液傳播。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黎青龍表示,以瑪麗醫院為例,每年仍有8至10宗丙肝新例,現時治療的個案多為舊症。他指出,不少人因忽略輸血的感染風險,沒有接受相關的丙肝測試,即使早年透過輸血感染,也不知道自己帶病毒。很多時於感染數年,甚至10至20年後才意外發現,例如接受身體檢查時驗血得悉,也有人到出現肝炎或肝硬化症狀求診,才發現受感染多年,但一直未有接受治療。由於現時的丙肝治療不適用於肝功能太差的患者,故及早確診及治療才有機會痊癒。

兩成人30年內肝硬化

衞生署數字顯示,約兩成慢性丙肝患者會於30年內惡化成肝硬化,每年更有1至4%肝硬化患者演變成肝癌。黎青龍表示,傳統用兩種藥物的「二合一」治療,對本港較常見的基因一型丙肝患者治療效果不理想,約7至12%病人因未能承受副作用要停藥,即使能按指示用藥,病毒控制率僅在50至70%。他指出,感染丙肝後不能完全清除病毒演變成慢性肝炎的機率達80%,遠高於乙肝成人患者少於2%。

本港兩年前引入針對基因一型丙肝的三合一治療,即包括干擾素、利巴韋林及蛋白酶抑制劑三種藥物,令整體治療效果得到改善,今年7月公立醫院更納入免費治療之列,黎青龍推算以公院處理約5,000宗個案為基礎,最快在四年後,可將現時約1.7萬名病人全數治癒,本港可達至「零丙肝」目標。
from:http://hk.apple.nextmedia ... 141118/18939123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