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車廂內,小孩在嚎哭跺腳,媽媽又鬧又打卻令場面更失控,惟有拿出智能電話「收服」孩子。餐廳裏,小孩定睛望着平板電腦播放的卡通,大人們可在旁安心吃飯。iPhone、iPad等變身「電子奶嘴」,雖可快速安撫小孩,卻換來說話能力和專注力變差、肥胖及親子關係疏離等問題,專家建議,小朋友在兩歲前完全不應接觸電子產品,二至六歲則每日使用不多於兩小時。
記者:陳凱迎
兒童由以往沉迷看電視和打電子遊戲,到近年習慣玩手機或平板電腦,這些電子產品都會令兒童減少體能活動和與人交流的機會,而受影響的兒童年齡更越推越前。
兒科專科醫生余則文表示,兒童三歲前的成長發展主要受身邊成年人影響,大人要多與孩子互動,有問有答,才能訓練他們的溝通能力,「以前睇DVD都要有大人幫佢開機,有時大人都會一齊睇,𠵱家用手指篤一篤就得,唔使你幫,連同佢講嘢嘅機會都冇」。
顏色刺激 不能專注
坊間聲稱為兒童而設的App多不勝數,有外國親子網站更列舉50個Apps,推介家長下載。但余指出,這些程式或為兒童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他指,電子程式常用誇張的顏色、圖像和音效,長期使用後,色彩較淡及圖像較簡單的資訊便無法刺激孩子,例如課堂用的資料較為單調,他們便不會感興趣,也不能專注,「雖然電子產品係好方便,但會造成惡性循環,細路仔扭計大人就畀個電話佢,結果佢以後又會因為大人唔畀個電話佢而扭計」。
「習慣被動 不去探索」
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區穎怡醫生則憂慮,兒童經常對着電子產品會越來越肥。署方數據顯示,本港有肥胖問題的小一學童比率,由2000年前約11%升至近年的13%,而孩子變胖與體能活動不足,兼食用過多高油和鹽的食品息息相關。
區續指,兒童經常對着電腦或電話,會對眼睛及骨骼造成損害,過程中也只是被動地接收資訊,「慢慢佢哋就會習慣咗被動,冇興趣去探索,唔會發問」。
她建議家長們將孩子的睡房設為「無電子產品區」,不放電腦和電視,讓他們有空間能完全不受電子產品騷擾,又應與孩子協議每次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讓他們學會節制。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40327/1866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