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眼鏡暴利為多賺給消費者加散光

  眼鏡的成本價到底是多少很少人知道。
羊城晚報記者現場直擊發現每家驗光結果不一樣。記者來到遠離市中心的赤沙村,在雅視美眼鏡店配鏡,記者驗光結果是:一隻眼600度,另一隻550度。但在視康寧眼鏡店驗光,記者兩隻眼睛都是525度。記者隨後在小北路的幾間眼鏡店再重新驗光。明廊和錦泉都是500多度。

明亮眼鏡店:一隻眼575度,一隻眼525度,帶50度散光。

記者:我一直沒散光的。

驗光師:沒散光?是右眼有些,如果不加就比較蒙的。加散光看要什麼鏡片,有幾十元,也有幾百元的。

  眼鏡暴利
眼鏡行業,曾在2005年被炮轟為全國十大暴利行業之一,在經歷眾多質疑後,依然沒太多改變,眼鏡價格仍普遍高企。一句「行話」說得生動:「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

業內人自述──悄悄加你散光
阿Sam(化名):開了多年眼鏡店,如今已經轉行。

配新眼鏡時,很多人會覺得很不舒服,那是因為每個人的眼睛調節力都不同,有些人眼睛的調節力強,如果戴新眼鏡,一會就能適應了。但如果有些人眼睛適應力不強,他需要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來適應,所以新眼鏡會戴起來不舒服。

不過,一些無良店為賺更多的錢,會將你沒有散光的眼鏡片加散光上去,他就能賺多點。因為有散光的鏡片會比沒散光的鏡片貴三到四成,但在批發價格上,有散光只是比沒散光的貴幾元。一般來說,低度數的散光,20至50度左右加到眼鏡裡,是絕對不會影響你的視力,所以大家才會在這個問題上做手腳。

還有一些特價眼鏡,其實你們是買不到的。譬如他說一元能買一副眼鏡,如果你進去店裡,要此款鏡架,但他就會在鏡片上加收你的錢。一元一副眼鏡架,但鏡片可能要200元,300元,算起來也就差不多。

  消費者自述──張先生,數年前買眼鏡一副,換個彈簧要1280元
2000年,我從龜崗一家大型眼鏡連鎖店買了一副眼鏡,質量不錯,戴著也很舒服,花了1280元錢。去年的一天,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右邊鏡框裡的一個小彈簧摔壞了,我到龜崗那家眼鏡店去換彈簧。我想,一個小彈簧應不用多少錢。結果對方說,由於這副眼鏡是從日本進口,因此沒有配件來換,而且彈簧也不屬於裡面的配件。如果要換,就要把整副鏡框換掉,也就是再花1280元!
我很生氣,問如果沒有彈簧,能不能把右邊拆掉換一半。服務員說不行。我然後問他們,這個眼鏡什麼屬於配件?他們說眼鏡框上有一顆小螺絲,屬配件可以換,其他問題必須換掉整個鏡框。後來我跑了好幾個連鎖眼鏡店,都是一樣的結果。

1280元的鏡框,我都可以配一副新眼鏡了,這副「斷腿」眼鏡至今還躺在家裡,做工很精細,捨不得扔。

眼鏡行業高價原因大起底──小小眼鏡背負太多成本
據記者瞭解,眼鏡暴利的說法產生,最主要在於消費者認為價格與價值嚴重不符。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價格高昂的眼鏡,或者是由於各種成本的附加而導致,或者確實存在著相當多的貓膩。

原因一:各種成本攤進眼鏡
「眼鏡行業毛利高,但純利低,造價低,但銷售成本高。」曾經在廣州掀起平價眼鏡風暴的眼鏡直通車董事長司徒尚炎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用兩高兩低來形容。除了眼鏡的自身成本,還包括人工、房租、稅收等。比如按省勞動廳規定,作為中級技工的視光師,才有資格給消費者進行驗光,每個視光師月收入可達3500元,光是驗光費,分攤到每副眼鏡上達50元,而其他技術設備的折舊和投入,分攤到每副眼鏡上,至少需要40元。

而眼鏡行業還存在著一大特殊性:消費頻率特別低,一副眼鏡會被持續消費數年。這一特點決定了眼鏡銷售終端如果要維持下去,必須在人流比較集中的旺鋪進行銷售。「在北京路的眼鏡店,平均一天賣20副眼鏡。但是30到50平方米的店舖,一個月的月租差不多要20萬元,相當於店租要7000元一天,這樣算下來,一副眼鏡的平均價格也要賣個三四百塊錢才能收回店租」。這樣就導致了業態的限制。

原因二:一般人不會識別
隨著材料技術的不斷發展,眼鏡行業的成本不斷降低。但是在外觀鑑別上,消費者很難有專業知識去鑑別一副眼鏡的真實價值。

另一個是眼鏡行業透明度低,絕大部分品牌的知名度低,一般消費者都不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眼鏡製造基地,有上萬家企業。但是有名的品牌卻幾乎沒有」。「只有一些眼鏡發燒友才會知道品牌、材料、價格等。什麼品牌的什麼材質一般在市場上賣多少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很多眼鏡都是中國製造,然後起個洋名字,容易渾水摸魚。甚至一些小的眼鏡商還會出現以次充好的情況。

眼鏡行業在改變──眼鏡直通車衝出重圍
不過,即便如此,眼鏡行業也在悄悄地改變。以前一副眼鏡可以戴好幾年,主要是滿足功能需求,而現在一副眼鏡差不多戴一年,特別是一些年輕人,追求潮流的人,一年可能換幾副眼鏡,在消費形態上添加了更多時尚因素。因此銷售頻率這些年有所好轉,在這樣的情況下,並非一定要在繁華商業區設點才能夠維持經營。

此外,其他零售方式的出現,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雖然眼鏡直通車的出現,曾引起了市場的強烈反應,但是有個不爭的事實是,眼鏡直通車不僅沒有倒閉,到今年已開出了15家。

為進一步加強對眼鏡行業的監管,國家從2004年開始首次對眼鏡產品實行「工業生產許可證」管理。而在最近,廣州市質監局為了遏制市場無序競爭,聯合了11個龍頭企業起草我國首個聯盟標準《漸變焦配裝眼鏡》,對配鏡的鏡架、鏡片等均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今年5月1日起實施。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