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散光的「隱形助手」,針對矯正散光的「隱形助手」這個問題做如下介紹:
所謂散光,即眼睛光學系統的屈光面不是正常的球面,導致屈光系統的兩條子午線或多條子午線屈光力量不同,因而從無限遠來的平行光線入眼後不能形成一個焦點,以至引起視力下降、視力疲勞、頭痛、神經衰弱等症狀。矯正散光的方法有:框架眼鏡、隱形眼鏡、角膜矯形法及手術治療等。這裡我們談談隱形眼鏡矯正散光的原理及應該如何配驗。
球面隱形眼鏡矯正散光
利用淚液透鏡。淚液透鏡的形成是由於隱形眼鏡和角膜之間的淚液所產生的光學系統,可矯正一定程度的角膜散光。其原理如下:鏡片的前表面為凸球面,鏡片的後表面為凹球面,淚液的前表面為凸球面,淚液的後表面為凹球柱面,角膜的前表面為凸球柱面。整個屈光結構體為凸球面透鏡屈光體,沒有散光。
驗配
(1)材料的選擇:
硬鏡或半硬鏡放在角膜的淚液層表面並不改變形狀,它與角膜之間的空間充滿了淚液,而淚液與角膜的折光指數幾乎相同(淚液的折射率是1.336,角膜的折射率為1.376),這樣,隱形眼鏡就成了人眼中的「全新角膜」,從而改變了角膜經線曲率的不同,使部分散光得到了矯正。但因兩柱面透鏡的屈光力有差異,因而會形成淚液為前介的殘餘角膜散光。因此,從材料的選擇中可見,硬性鏡片或半硬性鏡片比軟性隱形眼鏡的矯正效果要好。
(2)參數選擇:
a、含水量的選擇:高含水中含水低含水
b、厚度的選擇:薄厚
c、工藝的選擇:離心澆鑄模壓車削
(3)鏡片光度的選擇:
a、驗光處方中的球面透鏡光度+1/2柱鏡光度
b、處方中球鏡:柱鏡的比例4:
c、角膜散光
因軟性隱形眼鏡是親水性的,可塑性強,則有可能將角膜前表面的凸球柱面轉移到鏡片的前表面,只能矯正極少部分的散光,只有將軟性隱形眼鏡經過特殊的設計後,才能徹底矯正散光。這就是復曲面隱形眼鏡。
復曲面隱形眼鏡
隱形眼鏡的內曲面,外曲面,雙曲面的兩個互相垂直的子午方位的曲率半徑不同稱為復曲的隱形眼鏡,或稱為散光隱形眼鏡。
散光鏡片的一個重要設計是鏡片的定位,框架眼鏡的散光定位是由鏡架固定的,固定的準確程序直接影響到視力的矯正效果。軟性隱形眼鏡直接接觸人眼角膜的淚液層的表面,科學合適的配戴要求必須使鏡片在角膜的淚液層表面有一定的滑動度,這樣軟性隱形眼鏡散光的定位就更加顯得重要。散光鏡片的優良與否,穩定性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為此,人們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定位方式。
a、棱鏡定位法(重力性定位或「西瓜籽」原理
這是最簡單的形式,通過在鏡片上設計一個底向下的棱鏡來穩定散光鏡片。底向下的棱鏡使該部分的鏡片厚度逐漸變化,再加上眼瞼的壓力作用於不同厚度的鏡片部分,從而保持鏡片在眼睛上不旋轉。由於鏡片設計使得鏡片的厚薄不同,配戴者會產生強烈異物感,配戴不舒適。在清洗保養鏡片的過程中,鏡片薄的一面可能比較容易破損。
b、動力定位法(張力定位法
鏡片採用兩邊削薄中央厚的方法,以上下眼瞼的力量來固定鏡片。下眼瞼力量將鏡片向上推,上眼瞼的力量將鏡片向下推,上下眼瞼的合力使鏡片位置處於動態穩定狀態。此種方法在人眼眨動時會引起鏡片轉動而造成視力的不穩定。該方法有利於減少鏡片的厚度,但眼瞼的壓力會因人而異,鏡片配適的效果也就因人而異。
c、對稱平衡式原理(天平式或槓桿式
利用對稱平衡原理,以光學區外兩邊的力量來保持鏡片的平衡和穩定。其鏡片設計特點是周邊薄而均勻,使得鏡片有良好的透氧,戴用舒適,定位穩定可靠。
輕中度角膜散光多選用內復曲面鏡片,而高度角膜散光或非角膜性散光可選用外復曲面成雙復曲面鏡片。因復曲面隱形眼鏡的驗配程序較繁複,驗配成功率在77%—90%,而且價格較貴,定鏡時間較長,所以在我的實際工作中較少為散光患者驗配復曲面隱形眼鏡。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