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矯治手術──屈光性人工晶體植入術,能讓像小李這樣的超高度近視患者擺脫眼鏡!該手術主要適用於無明顯手術禁忌證(如視網膜脫離、青光眼、眼部活動性炎症、圓錐角膜等)、近視度數在900~2500度、矯正視力在0.5以上的超高度近視患者。
近視眼患者之所以看不清遠處的物體,主要是由於其眼軸變長,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的緣故。屈光性人工晶體植入手術是將一片為患者度身定製的凹透鏡植入患者眼球內,改變光線的聚焦點,使其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以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
屈光性人工晶體植入術保留了眼睛生理結構的完整性和調節功能,矯正屈光的預測性好、準確性高、視力恢復快。與准分子激光近視眼手術相比,該手術具有矯正範圍大、對角膜沒有明顯影響、理論上可逆(植入的晶體可以取出)等優勢。
見識「屈光性人工晶體植入術」
術前檢查必不可少。首先是屈光檢查,這是術前最重要的檢查項目,因為任何屈光差錯都可能導致過度矯正或者矯正不足。通常情況下,應該散瞳驗光以去除眼睛的調節力。其次是角膜地形圖檢查,以準確判斷角膜表面形態,為手術提供參考數據。若發現有角膜陡峭和不對稱,則此類患者不適合做屈光手術。第三,做A超測量眼前房深度和眼軸長度,判斷眼前房深度是否足夠植入人工晶體。通常,眼前房深度在3.2毫米以上者可考慮手術。第四,做眼底檢查以排除青光眼等眼底病變。
手術時,醫生將凹透鏡植入眼球前房。一般一隻眼的手術時間約15分鐘。
手術後,患者應遵醫囑按時應用激素類滴眼液和抗生素滴眼液,並定期複查。手術後兩週內應避免眼睛進水;不能用力揉眼或壓迫眼球,絕對避免外力撞擊眼球;白天外出時應戴上墨鏡;一旦出現視物模糊、充血腫脹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專家提醒:
超高度近視患者常伴有眼底病變,如黃斑變性、脈絡膜病變、眼底出血等,因此患者即使做完手術、不戴眼鏡了,也應時刻提醒自己:我仍然是超高度近視眼患者,我的眼底病變仍有可能繼續發展,應密切隨訪。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