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體(CT)是近年來主要的性傳播性疾病病原體之一,主要引起男女泌尿生殖道感染,導致男女不孕不育症。據WHO報導全球每年約5億人新發性傳播疾病,其中CT感染佔18%,近年來,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女性發病由1.8%增至3.5%,而男性從2.1%增加至6.6%,而由此引起的輸卵管性不孕症(TFI)佔總TFI的36%。
CT為專性上皮細胞內寄生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易侵犯泌尿道及生殖道上皮。CT致女性生殖系統感染以無症狀為特徵,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性生活。病原體通過侵犯宮頸、子宮內膜及輸卵管上皮引起宮頸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炎、輸卵管積水、輸卵管瘢痕,阻塞會導致不孕症、自然流產及輸卵管妊娠。
(1)多個性伴侶、無保護性性行為更容易患CT。
(2)服用避孕藥可能增加感染的危險性。
(3)動物實驗證實雌、孕激素均可增加感染的程度及感染持續的時間。
(4)陰道沖洗是易感因素之一,原因可能是陰道沖洗改變了陰道酸鹼度,使局部抵抗力下降。
感染導致TFI的發病機制目前較多認為的是免疫損傷造成輸卵管的結構破壞而引起,研究發現不孕婦女中CT抗體陽性率明顯比正常婦女高(分別為53%和12%),71%不孕輸卵管組織及子宮內膜中查到CT-DNA。已證實,CT的脂多糖(CPS)成分可以整合到宿主的上皮細胞壁上成為其組成部分。持續性CT感染使輸卵管局部產生了高水平的CT熱體克蛋白60(C-HSP60)抗體,這種主要的白細胞抗原通過信號傳導激活白細胞使其增生並釋放炎症因子,Th1和Th2因子失衡,使輸卵管局部組織CT持續性感染難以清除,從而造成輸卵管水腫、粘連及阻塞等一列系併發症。另外,由於C-HSP60與人類組織的H-HSP60有48%同源性,即所謂分子狀態,針對前者的抗體對後者誘發了自身免疫反應,一方面保護機體清除異物,另一方面把自身物質錯當異己,造成組織持續性損害。H-HSP60是受精卵最早合成的蛋白之一,蛻膜的上皮細胞也有這種蛋白的表達,孕早期的H-HSP60能刺激C-HSP60已致敏的記憶淋巴細胞,通過免疫排斥反應導致胚胎流產,此可能是輸卵管內配子移植術(GIFT)時早孕丟失的原因,由此推測這可能為不育症發生的機理之一。
・徹底治療CT
只有及早預防及治療CT感染才能有效降低併發症。(1)控制傳染源:安全套避孕,加強性宣傳教育有利於降低發病率。(2)切斷傳播途徑:減少宮頸上皮細胞的損傷。(3)保護易感人群:需行宮腔操作者,年齡在35歲以下未生育婦女,在行宮腔操作前應篩查排除CT感染或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以便使在可能感染CT時體內抗體形成以前服用有效抗生素將CT殺死,有效控制CT感染。
・中西醫結合治療輸卵管阻塞
據中醫文獻記載。輸卵管阻塞導致不孕,與「帶下」、「絕後」、「無子」、「月經不調」等病症有關,多因濕熱邪毒內蘊、氣血失和瘀阻胞脈、沖任不通而致不孕。從病理上看輸卵管炎性阻塞大多伴有炎性細胞浸潤、血管擴張充血、組織水腫與炎性滲出物以及纖維組織增生等病理改變。本所應用活血祛瘀、理氣行滯、清熱解毒為治療原則,內外合治方法取得了顯著療效。其中選用消炎和育寶一方,通過口服、灌腸取得良效,因三棱、莪術、丹參、紅花能活血祛瘀,破血清瘀,起到疏通輸卵管,消除炎症粘連的作用;水蛭含水蛭素,能增強血液循環,起到改善盆腔瘀血狀態;敗醬草、魚腥草、忍冬藤、黃連等清下焦之濕熱,消胞宮之濁毒,從而調整患者的陰陽氣血平衡,抑制纖維細胞增生,減少炎細胞浸潤及對抗粘膜上皮細胞變性壞死。諸藥合用,煎液後直腸保留灌腸,其藥物成分直接由靜脈叢進入下腔靜脈,作用迅速,既能直達病灶,又能使局部血管擴張,病灶變軟,粘連鬆解消散,從而加速管腔的疏通,為受孕創造條件。在用中藥內外治療的同時,再於月經乾淨後3天選用慶大黴素、α-糜蛋白酶等行宮腔注射,中西醫結合綜合調治,體現中西醫優勢互補,輸卵管阻
塞性不孕的治癒率、妊娠率明顯提高。總之,CT生殖道感染的發病率的增加及其引起的後果尤應重視,預防、篩查及早期治療CT,綜合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症對婦女的生殖保健、優生優育都有重要意義。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