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持續咳嗽增腹內壓,形成小腸氣

感冒咳嗽,人皆有之。但原來咳嗽嚴重者,隨時有機會觸發小腸氣。外科專科醫生指出,持續咳嗽會增加腹內壓,壓力過大可致內臟從腹壁弱點跌出,形成小腸氣。要注意是,此症由初生兒到長者也會發生,男性女性一樣有機會患上。俗語有云:「人心隔肚皮」,說得一點也沒錯。事實上,除了心臟之外,人體的內臟和器官都被腹壁(即肚皮)包裹著,受到腹壁的保護。不過,若腹壁出現先天性的缺口或弱點,內臟便有機會從缺口跌出,而出現小腸氣。

註冊外科專科醫生袁嘉聲表示:「腹壁弱點可出現於上腹腔、股溝、肚臍或腹股溝等位置,不過小腸氣較常發生於腹股溝,即我們常稱的『小奄』位置。而從腹股溝跌出的內臟多數是小腸,所以這個病才被稱為小腸氣。」小腸氣好發於初生嬰兒、小孩子或是年過六十的長者身上,男女的發病比例為15:1。袁醫生解釋,這是由於男嬰在胚胎發育期間,睪丸從腹內下移至陰囊的管道缺口未發育完成,於腹壁內成為弱點(通常是腹股溝的位置),內臟便有機會在這個缺口跌出。而隨著年紀增長,長者的身體機能變弱,腹股溝或腹壁弱點的軟組織亦會變得鬆弛,這亦會增加腸臟跌出來的風險。

腹股溝雖然是先天性存在於腹壁的缺口,但也非動不動便會出現小腸氣的。若有外在因素使腹內壓增加,便會把內臟迫出缺口。筆者亦曾經目睹兩名五、六歲的小童,分別患上重感冒和氣管炎後,因為嚴重咳嗽而咳出小腸氣。袁醫生表示:「長期咳嗽是引發小腸氣的高危因素,事實上,凡會增加腹內壓的問題,如咳嗽、長期吸煙、便秘、前列腺脹大、肝病導致肚內積滿腹水,甚至是提舉重物等等,都有機會引發小腸氣。」

小腸氣的病徵十分明顯,患者會感到腹部或「小奄」位置脹起,並有下墜、很重的感覺,但平躺時病徵能得以紓緩。袁醫生表示:「若是初生嬰兒,病徵便更為明顯。當小寶寶哭鬧時,腹股溝或陰囊會脹得大如波,但當他靜下來時,脹起的位置又會縮回去。」雖然小腸氣是常見的外科疾病,但我們卻不能因此而掉以輕心。袁醫生表示:「從腹壁跌出的腸臟,因為無法正常運作可引致腸塞。倘若腸臟被較窄的弱點缺口卡著而「進退兩難」,例如跌入了狹窄的腹股溝管,血液和養份無法流到腸臟,更會有腸壞死的可能。」袁醫生強調,腸塞和腸壞死都是危及性命的嚴重併發症,患者若發覺自己有上述病徵,最好求診作專業評估。

傳統的修補小腸氣手術,以針線把腹壁的弱點縫合。不過,縫合時會牽拉弱點的組織,除了會引起不適外,約有15%-20%機會復發,復發率極高。近10年間,醫生改以纖維網及微創手術修補小腸氣。袁醫生表示,以人造纖維網蓋於腹壁弱點上進行修補,方法不用拉扯弱點附近的組織,復發率僅約2%。而微創手術的另一好處,是可於同一傷口同時修補兩邊腹股溝的小腸氣問題,減少手術及開刀次數,傷口細小及美觀外,手術風險亦隨之降低。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