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過早使用電腦,不僅會影響自身思維的發育,還會身體,比如眼睛等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
有許多心理教育和醫務工作者在實踐中發現,使用電子產品過多的孩子,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對環境刺激的敏感性低;自我控制水平低;意志力薄弱;且易情緒不穩。專家表示,過早、過多接觸電腦、電視,還有導致多動症和抽動穢語綜合徵的可能。
但專家也指出,電腦的普及和流行,至少說明電腦、網絡在共享資源、擴大知識面上有著自己獨到的優勢,且將孩子完全隔離在電腦等電子產品之外,畢竟不太現實。因此,家長最重要是懂得怎樣讓孩子合理地接觸電腦。
0—2歲,不接觸。美國一項2007年的調查顯示,約有90%的兒童在2歲前就經常在電腦或電視上看各種智力開發的節目。家長對此的解釋是:為了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
其實,孩子的大腦需要在真實的環境下,才能健康地發育。比如學爬行、走障礙等活動不僅能鍛鍊嬰兒的身體,更多的是讓他在立體環境中感知真實的三維空間。孩子需要觸碰、感覺、觀察和移動真實事物,用對真實世界的基本瞭解,訓練他們的神經和認知系統。因而,在這個階段,買些開發智力的光盤,不如多和孩子交流,多做遊戲來得更實際。
2歲至學齡前,少接觸。在這個孩子能力迅速增長的時期,如果家長想讓他更多地學習知識,購買專業出版社出版的認知小讀本是最好的選擇,經濟實惠,且這樣的認知,比通過電腦進行更快,更不易傷害眼睛。
此時的孩子已經可以開始接觸電腦了,比如家人自己攝錄的各種照片、短片,大人孩子一起欣賞,就會覺得其樂融融,只是上網衝浪、遊戲等內容,還是應該杜絕。
上學後,控制使用時間。隨著現代教學課程的多媒體化,孩子有了越來越多接觸電腦的機會,此時,家長可以允許孩子用電腦完成作業;遊戲則要先經過家長的篩選,提早幫孩子樹立是非觀念,提高對不良事物的「免疫能力」。此外,要對孩子的遊戲時間進行強制性限定,以保證他們的休息和戶外活動時間。不妨每天限定幾個可以玩的時間段,每次不超過半小時,同時讓他養成用電腦10—20分鐘,就休息一下,望望遠處的習慣。
為了「戒除」孩子對電腦的依賴,世界上很多國家其實都在探索自己的方法。比如,在日本,很多父母就會趁著暑假,帶孩子離開喧囂的城市,體驗一段沒有電腦、電視的生活,讓他們體會到「原來沒有電視和遊戲,也可以過得很愉快。」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