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曾經說過:美是散發著淡淡的哀愁。這句話放在張愛玲的小說裡是最為恰當不過了。或許是因為愛玲自身遭遇過失敗的婚姻,在她安排的愛情故事裡,主角都不能實現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夢想,她或他總有一方不在場。自始至終,這樣的愛情世界暗含著蒼涼冰冷的格調,讓人有一種言不清說不盡的哀緒,堵在讀者的胸口,久久不能釋懷。
(一)顧曼璐:欲愛不能,華麗出場,恨恨離去
如同時下的草根階層,生存在顧家總是顯得那麼艱難,步履維艱。很早就背負著全家生計的曼璐,一出場就有那麼多的不如意。與張慕瑾自幼相識,真可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那長長的小巷是他們愛情的見證,見證了他們的牽手,見證了他們的誓言,見證了他們的相依相偎。弟妹對慕瑾奪去他們姐姐的恨意與惡作劇,從另一個側面映照出了他們的愛之深、情之切。婚約的到來,更使他們的愛情走向一片美好、一片光明。可是,愛情就此止步了。愛情屈服於生存的壓力,曼璐的人生也出現了大逆轉,正如胡蘭成對張愛玲評析的那樣,先是頂紅頂紅,然後變成頂黑頂黑。解除婚約,由舞女到妓女,再到從良,心中雖時有關於張慕瑾的美好,但那只是一瞬間的事。社會與現實扭曲了她的愛情,以至於有了恨妹、騙妹、終至害妹的慘淡一幕。最後,在妹妹的痛恨與不解中,在病痛中,鬱鬱離去。
(二)張慕瑾:為愛痴守,幸得佳人,憾難終老
董小婉因為冒辟疆,不論寒冷與否,不增衣減衣,將情人所贈之衣穿到死,讓千百年來的人們都欽佩於她對愛情的這份樸實無華、默默的堅守,也感動了千百年的男男女女。這樣的無悔堅守同樣地傳承到了慕瑾身上,相遇是那樣的美好,相愛是那樣的簡單又不失真實、熱烈,讓慕瑾相信他與曼璐的愛情故事不會黯然落幕。縱然曼璐毀約,縱然她淪為妓女,這些都撼不動他的堅守,就像是一種信仰。但終難挽回那份心中紮根很深的純真的愛。幸而命運安排了另一女子的出場,讓他也得以體會愛情修正成果時的甜蜜。可昏暗的社會將他的愛情擊得支離破碎。這種美好也就如同曇花一現,沒有天長地久,沒有地老天荒。有朝朝,沒有暮暮。
(三)顧曼楨:愛得深刻,欲拔不能,難逃離散
「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年的工夫,這幾年裡面卻經過這麼許多事情,彷彿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樂都經歷到了」,小說開頭這幾句短短的話語,似乎將顧曼楨的愛情軌跡明晰地勾畫出來了。一隻紅絨線手套激活了曼的愛意,一個男人滿身風雨地尋找一隻被遺失的手套,終至生病,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一位女子一句無意的話語,這讓無意去戀愛的曼芳心湧動。愛在彼此的眼神傳遞間,在彼此飽含情意的話語中,在看似不經意的牽掛中,漸走漸深刻。「世鈞,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永遠等著你的,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不管你是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樣一個人」,很是刻骨銘心的真情流露,令人動容地展露出了曼的一往情深。這樣一封未曾寄出的信件,也似乎預示他們的愛情前途渺茫。姐姐的私心鑄造的騙局,把她拉向一個深淵。在被關期間,愛是她唯一的信仰,讓她再苦也能支撐著。物是人非事事休,到她自由的時候,卻發現所等之人已缺席,歲月無情地改變令人難以接受。只能把初始的那份頂純真純真的美好塵封心底,直到許多許多年以後。
(四)沈世鈞:全身而愛,陰錯陽差,伊人不在
木訥不善言談的男子自有令女子動心的一面,如郭靖,亦如沈世鈞。愛是全身心的投入與付出,沈世鈞的愛不是說在嘴上的愛,而是浸潤於日常生活的愛,不曾華麗,但很受用。不能說這樣的愛不夠動人,恰恰相反,這才是真愛的表徵。回家的短暫幾日別離,恍若幾年,都能讓沈心焦躁不安。他是曼楨的忠實守護者,一起吃飯,送她兼職,對於她將婚約延期也願意等待。愛到深處,不能容許絲毫的雜質,慕瑾的介入便讓他心生妒意,顧慮重重。性格中的軟弱使得世鈞相信曼璐的謊言,而違心地與石翠芝結合在了一起。所以在新婚夜,兩人都很痛苦,就像小孩子做錯了事似的。 , GetJetso.com -股票討論..
(五)許叔惠:愛難啟齒,為心所絆,空留落寞
在門當戶對的觀念依然濃重的時代裡,許叔惠遇見心儀的女子翠芝,但卻不敢示愛。一如詩經《蒹葭》裡面的那個男子那樣,明明看到自己喜歡的女子在水一方,但是始終有一條河擺在他的面前,無法渡過。可望而不可及,很是痛苦,那女子於他也就只能是「宛在水中央」。世俗的門戶之見,讓他只能隱隱地愛著。到了參加意中人婚禮的時候,心中滋味更是難以言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燭光紅影中,他唯有選擇落寞地離去,選擇遠走他鄉。
(六)石翠芝:愛得露骨,無奈流水不領落花情
出身高貴的石翠芝,卻也愛得無可救藥。第一次見面就注定了她與叔惠的緣。從此,愛情便如春草般在她心理無邊無際地瘋長著。少女那粉紅色的初戀,是那樣的熱烈動人,猶如開在三月的桃花,燦爛絢麗。可是這樣的美麗也是沒有結局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石在世俗的力量下與那粉紅色的初戀夭折後的淒苦中,接受了一份沒有愛情的婚姻。 , GetJetso.com -購物優惠..
十八春,看似波瀾不驚的十八年,實則演繹了太多太多的愛恨情愁,讓人驚嘆婉惜。張愛玲少年時失落於家庭的愛,青年時失落於胡蘭成的愛,而後又失落於時代的愛。正因為這樣,她在創造愛情的美麗的同時,又親手將它們一個一個毀掉。「我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有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劇則如大紅大綠的配角,是一種強烈的對照。但它的刺激性還是大於啟發性。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為它像蔥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這是張愛家玲的名言,也是她對自己人生的體悟,更是她在小說中一以貫之的格調。美的兩種樣態,一是完美,二是殘缺的美。或許後者更能讓芸芸眾生產生共鳴,因為現實中的愛情也是充滿著太多太多的艱辛與坎坷。
人生若只是初見,讓那原初的美好定格在那裡,該是多麼好,也就沒有情的虧欠,沒有愛的遺恨,也就沒什麼值得悲傷了。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