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是婦女陰道里分泌的少量粘液狀物質,猶如白色半透明蛋清樣,既無味,又無刺激性。白帶也和月經一樣,是女性一種正常的生理表現,它反映了女性生理健康的素質,又是某些婦科病變的徵兆。
白帶是怎樣生成的呢?原來,子宮頸、子宮內膜和腺體,都能不斷地向外分泌粘液,陰道壁同時也向外分泌粘液,加上陰道上皮細胞在雌激素的作用下,週期性脫落。脫落的上皮細胞和分泌的粘液混合在一起,就成了白帶。因為陰道脫落的上皮細胞有糖,被陰道桿菌分解為乳酸,所以才使陰道保持酸性的環境。各種致病菌,如大腸桿菌、黴菌等,就無法在陰道內生長繁殖。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白帶是婦女保健的一道「天然屏障」。
青春期少女月經常不穩定;更年期絕經後的婦女,月經停止,卵巢功能低下,生殖器官萎縮,白帶的分泌就稀少淡薄;育齡婦女月經來潮前,白帶顯著增多;妊娠期婦女暫時停經,但白帶反而增多;女性在新婚蜜月,性活動活躍,也自然激發白帶分泌增多。
上述這些正常的白帶分泌和白帶增多現象,都是婦女健康生理的顯示,不必多慮。倘若沒有這些「內外因素」的影響,白帶分泌過多,且發生氣味、色澤、性質的變化,並伴有一些症狀,就是異常的白帶了,醫學上稱為「帶下病」。
常見的有以下五種病理性白帶:
無色漿糊樣白帶
白帶像漿糊樣發粘,量多,常浸染於內褲。患者除感到腰酸外,無其他症狀,多見於慢性子宮頸炎。另外,使用雌激素製劑較多的婦女也可出現這種白帶。
豆渣樣白帶
白帶量多,狀如豆渣樣絮狀物,常伴有陰道奇癢。此種白帶多因陰道有黴菌感染或患糖尿病引起。
泡沫樣白帶
白帶呈泡沫狀,量多,伴有外陰和陰道瘙癢,此病常因陰道口奇癢搔抓引起化膿性感染,白帶變為黃膿泡沫狀。
膿性白帶
白帶呈黃色或綠色膿樣,多伴有周身無力、低熱等症狀,很可能是得了急性陰道炎或宮頸炎。
水樣白帶
白帶清澈如水,常濕透內褲,有一股臭味,多是輸卵管腫瘤的徵兆。
中醫認為帶下病是由於濕邪引起的,有的兼有寒(寒濕盛),有的兼有熱(濕熱下注)。此外,脾虛或脾腎兩虛、沖任失調、水濕逗留,也會引起白帶增多。服藥時應對症下藥:赤白帶下症狀應服用立效牌補血調經片;濕熱下注症狀應服用立效牌治帶片。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